1255再铸鼎_第334章 泰山之战 九 兵对兵,滑膛枪的极致,疾风暴雨般的一分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泰山之战 九 兵对兵,滑膛枪的极致,疾风暴雨般的一分钟! (第2/4页)

羽毛球,头部为半球形,占据了大部分质量,尾部为圆柱形,内部是中空的,外部还刻了一系列斜线凹槽。这样的一枚异形铅弹击发之后,燃气冲入中空的尾部会使柔软的铅壳向外扩张,整体直径扩大,与枪膛更好地拟合,既消除了漏气,也缓解了无序的跳动。从最终实验下来的结果来看,这种新型铅弹不但完美地解决了威力下降的问题,而且还更进一步,威力和精准度都双双上了一个层级!

    武备组众人对此又惊又喜,一顿分析之后得出了结论:威力之所以上升,是因为扩张弹的闭气效果更好,子弹充分地吸收了燃气的动能,所以初速提升了,而且长条形的扩张弹比同直径的球形弹要重一些,所以存速也稍好一些;而精准度之所以上升,是与炮弹加了弹托之后弹道会改善同一个道理,铅弹做成这种前重后轻的形状,飞行中就不易前后翻滚,射击精度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

    经实测,风暴枪使用普通铅弹射击百米人形靶的命中率约55%,在松木板中的穿深约95mm;而换用新型扩张弹后,这两个数值分别提升到了71%和127mm!

    简直是革命性的进步!

    可惜红头弹的诞生时间太晚,受限于硝化纸和扩张弹的产能,没法装备太多。即使是这样的大战,一个士兵也只能配发八发,只能在关键时刻用,平时用的仍然是传统纸包弹。不过这也够了,毕竟硝化纸仍然无法完全避免残留,连着用个五六发也该清膛了。

    而现在,就是这个关键时刻了。

    敌军离己阵不过七十米,要是奋力奔跑的话,十多秒就到了,按传统方式装填弹药已经来不及,但是对于红头弹来说完全够用。短短几秒钟过后,士兵们就完成了红头弹的装填,纷纷抬起了枪做出了预备射击的姿势——

    不过对面的蒙军却让他们失望了。

    要是17世纪之后的职业士兵,在这个距离承受了一轮火枪齐射而不溃散的话,接下来肯定就会选择趁敌人装填的这段时间继续冲锋了。但现在是13世纪,这些蒙军只不过是基础的大头兵,接触不到什么军中机密,对火枪这种恐怖的武器还是第一次见识,对它根本没有足够的认知,也就不会有“这东西装填很慢,趁这时候冲上去就赢了”的想法,所以在被一轮精准的射击打傻了之后,只会继续傻傻地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眼睁睁地看着对面装填子弹,直到看到他们又把火枪抬了起来,可怕的刺刀和黑洞洞的枪口直指着这边,才突然醒悟过来,认识到了灭顶之灾真正到来了,精神完全崩溃,“哇!”的一声喊了出来,再也没有继续面对这一切的勇气,纷纷掉头逃亡,然后就是——

    “放!”

    7:34:00am.

    宏亮的命令声从战列线各处一齐响起。

    不仅是第二营,整条战线上的其他军官也喊出了射击指令,因为对面蒙军的大部已经进入了一百米有效射程之内,阵型也已经摇摇欲坠,这时再不开火,敌人就得跑了!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一连串枪声瞬时响起,整道战列线的第一行士兵先后站着打响了手中的火枪,灰白色的硝烟顿时从战线上升腾了起来,形成了一道白色的烟墙。

    最靠近这道烟墙的蒙军刀盾手一大片一大片地应声而倒,而刚才已经吃过一轮铅弹的那支残兵由于距离更近,伤亡格外惨烈,虽然这次只吃了一排枪,但是又有近百人伤亡!

    后排的蒙军弓箭手恐慌下开始无序地抛射起了羽箭。这个距离没什么准头,威力也不大,但由于箭手的基数够多,视觉上还是有如雨般的箭支落了下来。这些箭大部分落空,小部分落在东海军的头盔和肩甲、板甲上,发出叮当的响声,只有极少数以幸运地角度钻入了皮rou,造成了伤亡。

    然而东海军巍然不动,继续执行着自己的职责。

    7:34:05am.

    “……乙行,向前两步走,预备——走!”

    又是一道命令传来,一营二连一排三班的上等兵殷阿牛完全理解了自己的职责,手持火枪从前方正在装填红头弹的战友的右侧走上前去,将早就装填好但到现在也一枪未发的风暴枪抬到了肩头,做好了射击姿态。

    他的左臂刚才被羽箭撕了道口子,但他毫不在意,继续稳稳地端着枪。此时,他的心中只有荣誉点数和即墨老家里等他回家换了顷田就成亲的青梅竹马,他的眼中只有照门中的二鞑子!

    “放!”

    ——死二鞑子,去死吧!

    命令传来,殷阿牛暗骂了一句,然后立刻就狠狠地扣动了扳机。火枪在他的肩头猛地一撞,枪口喷出的硝烟顿时遮盖住了前面被他瞄准住的那个蒙军的身影,也不知是死了没有?或许是死了吧……

    7:34:13am.

    “……预备——”

    听到预备命令,刚刚装填完红头弹、越过战友走到前排的三营三连一排一班的列兵翟红一激灵,匆匆用左手食指把枪口内侧的灰擦去一圈,然后把枪抬了起来。

    这是老兵教给他的一个小技巧。

    风暴枪的火帽号称击发率在95%以上,相比燧发枪自然是高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仍然有近5%的概率无法击发,甚至比后世绝大部分手游的出货率都高了。

    对于单次射击来说,哑弹是小概率事件,但放在上千人的大阵中,每次总得有几十个倒霉蛋打不响。而战场上人太紧张,经常脑子一片空白,全凭练出来的机械动作上弹开火,很多时候根本就意识不到自己枪里的子弹没打出去,然后就多装了子弹导致炸膛,轻则伤手,重则毁了半个脑袋。因此而负伤的士兵在全部伤亡案例中都占了一个不小的比例,甚至比直接战斗伤亡的都多。

    所以军中就自行发明了不少防止重复装药的秘技。就像翟红刚才做的那样,把枪口擦过之后,等下次装填的时候,若是看到枪口内部是干净的没有药灰,那就说明上一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