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种田:扑倒摄政王_第225章 第 225 章 自投罗网(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第 225 章 自投罗网(二) (第2/2页)

十分威武的,可惜最后却美不足,那位“美杀星”临出丹凤门时,竟又依依不舍,调转马头回来,皱着眉头在城门下演了一出狗屁倒灶的“训子”戏码。

    在满城人瞠目结舌的围观,鸿摄政抱过云君到自己马,箍在怀里,再三关照他要“听话”,否则回来要“揭了他的皮”。摄政王不管时机气氛,自得其乐地做起了“严父”,竟全然把长安正门,当做了自家画堂。

    直到众臣尴尬得面红耳赤,凤骅被阿爷吓得眼泪汪汪了,他才算罢休,照着那小脸蛋亲了一口,重新把皇子放回了升龙辇。

    也不知是史官们的眼睛有问题,还是鸿jianian贼那副唠唠叨叨的市侩模样太不堪。后来在景朝圣君孝宣皇帝的传记里,这一次城门训话变成了“以言对昭,自初至终,并无失语。昭暗之,遂怀谋害之意。”

    老子训儿子被写成了储君斗jianian贼。史官们记录一代“神童”凤骅与权jianian缠斗的最早战绩时,实在是神乎其技,妙笔生花,令人感叹啊。

    不管后人怎么说,怎么想,此刻的长安人到确实是被东皇的失心疯弄得哭笑不得了。

    鸿昭却照样从从容容,气定神闲,临了还别有深意地望了帝君好一阵,郑重其事拱手道“我去了,一定打死猛虎。也烦请贤弟替我待好她。”

    说完了这一句,他才笑呵呵策马出了城。

    “替我带好他”

    众将面面相觑。

    带好云君

    难道摄政殿下还真把帝君看成了保姆

    这种语无伦次,鸡零狗碎的唠叨实在是煞风景。

    不过众人再回头看看皇子殿下那双贼溜溜,明亮亮的眼睛,也理解了鸿昭的鸡婆,他的担忧还是有些理由的。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这话并不适用于皇家。如,坐在升龙辇里,目送“摄政阿爷”的凤骅,没能像后来史官们在本纪里吹嘘的那样“英姿天纵,圣人临朝”。

    云君虽得了个高雅的尊号,却全没有云一般的安静高洁。成日里惹是生非,活似一只成了精的泥猴。

    鸿昭知道,这本怨不得凤骅。因为另有一句放之四海皆准的俗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凤骅像只泥猴,只能怪

    据说,不但是他,连那位神出鬼没的“床头娘娘”,经过数月悉心观察,也已经悲哀地承认,她生的这一个确实不是“龙种”,而是个彻彻底底的“土匪崽子”。

    “土匪崽子”顽劣不堪本已要命,偏偏这小子还生了张女娃脸,“土匪老子”当年的模样娇媚百倍,是以每每犯错胡闹之后,还能嘟嘴眨眼扮着可爱,仿佛十分无辜。鸿昭想不通他这青出于蓝的技能是得自哪里,苍天可鉴,他自己是绝对玩不了这一套的。若是能玩,只怕儿时也不会挨了鸿烈那些板子,长大也不会遭到天子许多忌惮。

    有时候,即使是个男娃,即使是面对至亲至爱,会撒娇扯谎甚至装怂也是一桩大好事。

    老子想了二十多年才明白的道理,儿子竟然三岁能用得驾轻熟了。

    果然,青出于蓝。

    好在,泥猴虽皮,也有“封印”。jianian贼摄政时常用yin威弹压,父君鸿煦偶尔用言辞训导,此二人像压着泥猴精的石敢当,足够镇住小祖宗,不使他闹得太过分。

    今日,鸿昭走了,凤骅乐了。

    等鸿昭回来揭不揭了皮,还说不准,自己头顶这张“摄政阿爷”的“封印”却是揭定了。

    搬走了一块镇妖石,凤骅本已十分欢喜,偏偏阿爷前一天刚走,后一天久未露面的“床头娘娘”大白天显了灵,这更让他快乐了。

    因为只要“娘娘”在,即使是严肃的父君也会容着他耍赖撒娇,无法无天。

    于是,摄政王七天讲武轰轰烈烈,云君七天瞎玩开开心心,两不耽误,大家乐呵,不过闹到第三天头,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却让众人都有些乐不起来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