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双料间谍马卫国 (第1/2页)
马卫国听关锦璘褒奖自己,禁不住热泪盈眶,一种温暖的同胞情兄弟爱仿佛清泉从他心头流过。 马卫国目视着关錦璘,目视着总统套室站立的这些兄弟姐妹;心中便就涌起异样的感觉。 不错,在这之前,马卫国是个热血青年;曾发誓要把在祖国土地上横行霸道的侵略者全都赶尽杀绝。 可是知识分子言行不一的性格定势在马卫国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加之从小养尊处优形成的软弱,遇到棘手的困难,特别是严刑酷打,变节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马卫国在小山镇魂的严刑酷打下,招供了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行动。 国民革命军第一战区第29集团军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行动,日本帝国华北派遣军总司令部早就掌握。 但从马卫国嘴里说出去,更就证明29集团军战略部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马卫国出卖情报是在自己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身体被极度摧残的情况下说出去的。 小山镇魂似乎就是利用了马卫国这个弱点,对他分管许愿送财送物极力拉拢和诱惑。 当小山镇魂将天王送子图和瘦金体夏日诗帖。捧到马卫国眼前时,马卫国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狡猾阴险的小山镇魂此前是将天王送子图送给阿什莉的。 但小山镇魂那是虚幻一枪,骗得阿什莉同意用电子打字机向全球实况转播小牧多系的亲民活动后;让二宫石伟和石垣本作将天子送子图盗窃出来。 二宫石伟和石垣本作名义上侍应阿什莉的勤杂人员,其实是在暗中监视阿什莉的活动。 阿什莉接受小山镇魂馈赠的天王送子图时便知道这是一场骗局;但阿什莉的目的是刺杀小牧多系,倘若不接受便有嫌疑之虞;便就接受下来却没当回事,不经意地将古画搁在桌子上了。 二宫石伟和石垣本作趁阿什莉不经意的当口,将画盗出来送还小山镇魂;小山镇魂又拿来欺骗马卫国。 马卫国不比阿什莉,他是个书家画家,对古人的字画有独到的研究。 当小山镇魂将天王送子图展现面前时,马卫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嘴里惊呼一声道:“这是唐朝大画家吴道子的真迹呀” 这幅天王送子图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画家吴道子的真迹,不是真迹,同样酷爱中国古字画的小山镇魂是不会拿出来炫耀的。 展现马卫国眼前的天子送子图分为二段,前段有两位骑着瑞兽之神奔驰而来;天王双手按膝,神态威严。 随臣侍女态度安详,武将则欲拔剑以防不测。 人物虽多,表情各异,一张一弛,很有节奏起伏。 后段净饭王抱着初生的释迦,从姿势看,净饭王是小心翼翼的。 王后紧跟其后,一神惊慌拜迎,人物身份、心理、形态刻画入微,很好地反映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图中绘人物、鬼神、瑞兽二十多个,人物则天王威严,大臣端庄,夫人慈祥,侍女卑恭,鬼神张牙舞爪,瑞兽灵活飞动,极富想象力而又画得极富神韵。 独特的“吴家样”线描,粗细顿挫,随心流转,无论是表现人物的衣纹、鬼神的狰狞,还是描绘闪烁的火光,都表现得生动贴切,游刃有余。 作为一幅佛诞名画,可以从中看到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经汉末而至盛唐,渐渐与中国文化融合:画中的人物已经本土化,不再是眼眶深凹、脸色黝黑,如达摩样,而完全是汉人模样。 马卫国失魂落魄地将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观看完毕,回头又看另一幅书法,竟是宋徽宗的廋金体夏日诗帖: 清和节后绿拔稠, 寂寞黄梅雨乍收。 畏日正长凝碧汉, 薰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依, 径草铺茵色更柔。 永昼摇纨避繁缛, 杯盘时欲对清流。 夏日诗帖是经典瘦金体的代表作;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 夏日诗帖是宋徽宗对瘦金书法特色的高度概括,金镂之妙,细比毫发,殆与神工鬼能,较奇逞并于秋毫间。 赵佶治国无能,但他和南唐李煜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无人可比的才子。 只可惜赵佶和李煜全都错误地选择了职业皇帝。 做了皇帝有忙不完的正事儿,但赵佶的正事儿依然是琴棋书画;雄起于荒漠之上的女真人不觊觎他还能觊觎谁。 于是乎,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拉开了序幕,金兵的铁蹄踩碎中原皇帝的“王道乐土”之梦,自己在浑浑噩噩中做了蛮荒之徒的俘虏;上万名宫廷大臣、宫女工匠也跟着才子皇上受累;一时间整个华夏大地是“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才华横溢的皇帝被押到北方的五国城,于贫病交加中写下千古感伤的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山南无燕飞。 九叶鸿基一旦休, 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 故国悲凉玉殿秋。 马卫国凝视着小山镇魂送来的价值连城的一字一画,两只眼睛早就瞪得像牛岭,他希望得到两幅字画,因此;不管小山镇魂提到什么条件,马卫国全都答应下来了。 当然两幅价值连城字画的归属不可能是马卫国,可马卫国还是占有了几天时间。 那几天时间,是马卫国最幸福的时刻;他和两幅字画形影不离,同眠共寝,昼夜观看。 直到小山镇魂提出来字画是送给马卫国的,可得由他暂为保管,日后连馈赠的银钱一并相送;马卫国才将字画交给小山镇魂。 马卫国是以大日本皇军华北特别行动队队长的身份杀关錦璘身边打算长期潜伏的,可关錦璘一阵匠心独具的开导,又是他给小山镇魂效力产生了动摇。 但小山镇魂那边有两幅千古难觅的期待着他去欣赏,马卫国有丢舍不得。 关錦璘这边是自己的同胞,语言、习惯、生活方式都是心心相映,关錦璘又不得不考虑。 到底是抛弃小山镇魂回归到同胞身边,还是遵循小山镇魂的命令花言巧语地骗过关錦璘他们长期潜伏,马卫国真是左难右难举棋不定。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多疑、摇摆,仿佛浮萍的心理定式。 马卫国毕竟是留美博士,在天南海北地比照环顾后,不得不作出“双面人物”这个决定。 双面人物也就是双面间谍,在日本人、中国人跟前全都讨巧卖乖,那一方面也不得罪;那一方面也都应付着,一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 马卫国作出充当双面人的决定后,便就慷慨激昂道:“关将军,卑职当时从美火商手中购买那批军火,目的就是对付外来侵略;没想到竟让关将军捷足先登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马卫国这么讲过,便就言之凿凿道:“关将军,既然三面会审,那马某就得啰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