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峥嵘 (第1/2页)
天子对神武军委以重任,这在侧面也说明了他对神武军的信任。事态的发展与郑显礼设想的很不一样,神策军东进关中,虽然没动一刀一枪,但作用却举足轻重,否则龙武军内部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分崩离析。但是,天子对神策军的态度似乎更为谨慎,除了驻扎在长安城北意外,城中事务更不允许其参与一丝一毫。 天色渐明,转眼乌云密布,进而雷声隆隆,瓢泼的大雨倾泻而下,太极宫的熊熊大顷刻间就被悉数浇灭。 “大雨来的不早不晚,太极宫就算没有烧光,恐怕也要全数重建了!” 郑显礼站在玄武门上望着太极宫内残垣断壁,心中泛起阵阵难言的情绪。 “天子令神武军肃清余孽,究竟是何居心?” 对于郑显礼的疑问,秦晋报之一笑。 “居心不重要,目下咱们只做好天子交代的事即可!” 郑显礼顿感奇怪,总觉得秦晋似乎有什么事情在隐瞒着他一般。 不过,他很快又从兴奋变得有些忧虑。肃清余孽可并不容易,凡是参与兵变的文武官员都要抓捕,这些人有很多都是曾站在神武军和秦晋一边的,天子这么做,居心未必就好了。 一念及此,郑显礼又生出了一身的冷汗。 “神武军此时一动不如一静,让咱们去抓捕余孽,直等于……” 秦晋知道郑显礼要说什么,挥手将其打断。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保,就是有所野心。神武军被李泌偷袭之时,这些人一样无动于衷,郑兄何时又有这些妇人之仁了?” 听到秦晋如此说,郑显礼默然不语,事实也的确如此,此前各方合作基于的都是利益相同,难道能指望着各方能够风雨同舟,生死不弃?这简直就是笑话,郑显礼罕有的犹豫了,并非是他妇人之仁,而是这么做对神武军而言,并没有好处。隐隐的还会使神武军落得个背弃同盟的名声,很难保证,在此之后,神武军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她将这种担心说与秦晋之后,秦晋却点点头道: “我就是要让神武军陷入孤立之地,否则,以天子的疑心秉性,怎么可能放手容忍神武军的继续存在?” 在这个世界上,若想有所得,必先有所失。 “可太子是无辜的,如果不是神武军的牵连,他也不会与天子反目。” 在郑显礼的内心之中,对太子李亨还报有隐隐的同情。 秦晋无言作答,太子的选择的确有神武军的因素,但他不同样也背弃了神武军吗?此时看似已经尘埃落定,实则正是风云莫测之际,做任何决定,都绝不能仅凭感性的想法。有时候即便很纠结,也要狠下心来做出决断。 秦晋第一件事草拟了一份***羽的名单,不过他并没有草率的去抓人,而是先将这份名单呈递给身在城北军中的大唐天子李隆基。 太子的名字列于首位,其后便是李泌,韦见素等…… 李隆基拿着手中的名单,上上下下看了数遍,点点头表示满意。 “秦卿放手去做就是,不必事事禀报于朕!” 秦晋小心翼翼的答道:“牵涉甚广,臣不敢专断!” 这份名单已经是秦晋压缩了几次之后产生的结果,即便如此,仍旧还有三百多人。 实际上,太子此刻就在军中。夜间时,太子与陈玄礼、杨国忠等人前来迎驾,第一时间就被控制软禁了。 “秦卿只管抓人就是,不必有任何顾虑。至于罪加几何,还要等有司审讯之后才会定夺!” 天子李隆基的话似乎在排解秦晋的疑虑,态度上仍旧是一份信重有加的模样。 看着秦晋脚步咄咄离去,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幽暗的军帐中响起。 “难道圣人就不怕秦晋这竖子再度谋反吗?何不乘此机会将之拿下,明正典刑?他可是这次兵变的始作俑者!” 李隆基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回头去看屏风后说话之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朕第一个就先杀了你!” “臣有罪,臣不敢!” 屏风后面有一个人惶急不堪的奔了出来,跪倒在李隆基的面前,这个人正是杨国忠,他没想到天子变脸竟如此之快。明明此前一直亲和有加,嘘寒问暖的。 李隆基其实并无意杀杨国忠,只是因为他的无能而发泄一番。比起那些有能力的人,此时此刻的李隆基宁愿重用无能却可信的人。 杨国忠虽然无能,贪婪,但他却比那些有能之人可信了百倍千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