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大使生暗心 (第2/2页)
居然让秦晋一次上书就给抢走了。不甘心之下,他也向天子上书,言及负责招安的人选用谁都不能用秦晋。 至于原因,其间虽然言语隐晦,即便鱼朝恩不直说,以李隆基的才智又怎么能领会不了呢? 果不出鱼朝恩所料,天子的第二道敕令很快又到了神策军中,以鱼朝恩为钦差,全权负责招安事宜。鱼朝恩的幕僚却从天子的敕令中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招安的底线,明明再进一步就可以将叛贼全歼,现在却要笑脸相对,岂非主动示弱于人了? 对此,鱼朝恩并不放在心上,尽可以先用好言好语哄着那些造反的乌合之众,只要招安成功,一切难题都将不成为难题。至于追究主要头目的罪责,等到事成之后,还不是任由朝廷搓扁揉圆? 幕僚却另有看法。 “大使的心思,可是不想放弃了这到嘴的肥rou?” 鱼朝恩叹了口气,却两手一摊。 “有天子敕命,鱼某纵然手握重兵,也不得不遵从啊!” 幕僚摇头晃脑了一番后又笑道: “非也非也,大使难道就没听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此非战,又如何不受?” 鱼朝恩不是不想君命有所不受,而是神策军就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如果不遵圣命,强行全歼了逃民叛军,即便成功也是劳而无功,弄不好还要丢了观军容使的差事。 “大使此言差矣,乱贼被打的落了胆气,不敢主动挑衅,咱们可以炮制……”
听了幕僚的建议,鱼朝恩大觉对心思,光着脚就在军帐里手舞足蹈,最后又来到幕僚面前,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此计若成,定有重赏。” 那幕僚也是乖巧,并没有居功自傲,反而谄笑着表起了忠心。 “卑下不求赏赐,只求能永远追随大使!” 鱼朝恩在天子面前的地位扶摇直上,随着高力士的病重,已经渐有高力士第二的趋势,能够在喜怒无常的鱼朝恩面前露脸不容易,那幕僚自然也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对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也就不屑一顾了。 …… 新丰县,神武军得令后撤,卢杞等人大惑不解,便去寻秦晋要个说法。 “与逃民的谈判还没开始,如何就主动后撤了?难不成还指望着甚长乐王授首之后,那些乌合之众能主动来投?” 以计划之中,匪首授首之后,余者投了朝廷,就可以保住性命,但终究要**负责接收,现在就后撤又算怎么回事呢? 秦晋却好像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质问一般,只淡然回答: “天子的敕令至今未到,比预计中耽搁了一日,我就已经知道,天子一定不会让神武军负责逃民叛军的招安。与其在此遭人忌惮,不如识趣一点,主动离开!” 卢杞愤而怒道:“天子老迈昏聩,朝中jianian臣当道,防着咱们倒毙防着外人还要甚……” “回去安排好各部的撤退路线,切不要无事生非!” 大军沿着日渐干涸的渭水走了半日功夫,眼看着就要到了渭南县,一骑由西向东飞奔而至,竟是派出去护送叛军使者的精锐之一。 只是那精锐衣甲撕裂浑身是血,让人看了不免心生不祥。 “使君……” 精锐军卒见了秦晋以后,长跪不起,失声痛哭。 其实,不用言语,一切都已经了然,他们一定是在逃民叛军那里栽了跟头。 “贼首长乐王,在末将等抵达叛军军营时就发觉了可他却佯装不知,待末将等人掉以轻心,又突下杀手,兄弟们浴血奋战,却,却只有末将逃了回来” 派出去的十余个精锐都是神武军中的佼佼者,本以为手到擒来,却不想被反咬了一口,功亏一篑。 这让秦晋大为意外,看来还是低估了逃民叛军的能力。只是这次刺杀事件失败,是否弄巧成拙,却不得而知了。 秦晋甚至懊悔,这一次做的决定是不是有些草率了?那个长乐王显然不是简单的角色,万一 事态的发展也果如秦晋所料,具体而言,是他担心叛军的不自量力最终只会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从而使山东逃民对朝廷的仇视不可逆转。 次日渡过渭水之后,消息再度传来,叛军借谈判趁机偷袭神策军,神策军反而反击,一举将其全歼。逃民叛军两万余人,从上至下九成以上悉数被斩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