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三章:屯田为首位 (第1/2页)
“难道,难道使君打算也以郑白渠招难民为河工的法子?” 张贾对卢之善的猜测感到惊讶无比,他原以为秦晋的招安只是要补充兵员而已,但现在看来远没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卢之善却摇了摇头,“我现在也不敢确定秦使君的想法,也只是一点猜测而已。” 不确定的猜测,突然间让张贾的心头蒙上了一层忐忑的阴影。 “那,那,兄弟该如何应对啊?” 见张贾心中没底的心虚样子,卢之善笑了。 “张兄放心,秦使君不会亏待你们的!” 一连两日,张贾都是在猜测和忐忑中度过的,他带来的三万人也大致全部登记了籍贯,然后又被打乱了籍贯分作十几个营,分别安置。而各营的负责人员则是由秦晋所遣之人担任,而听这些人的口音,竟也是五花八门,既有都畿道的,也有关中的,甚至有些人还是河北的。 但不管怎样,他这个领头人已经彻底失去了对那三万人的领导权,控制权。 每日间,张贾都被安排着与一营的人做一些奇奇怪怪的队形的cao练。显而易见,这种cao练应该是神武军中的基础训练,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难度实在太大了。让一些连左右都分不清的人,去区分左右,这在有些强人所难。但那些负责训练的人可不管这些,依旧强迫他们进行训练。 好在吃喝都足量供应,纵使训练的内容令人咂舌,也没有任何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 最终,在煎熬和忐忑中,张贾等来了秦晋的再次召见。 再见到秦晋,张贾那种初被招安的优越感已经完全没有了,在经过初步的训练以后,他惊恐的发现自己已经成了可有可无的人,便再也不敢自行托大。 而秦晋还能主动召见他,就说明他还有可堪利用的价值,否则以秦晋的身份,又怎么可能在百忙之中特地召见呢? 如此一来,一直忐忑不安的张贾才稍稍放松了心情。 “罪民张贾拜见使君无恙……” 这一回,张贾以大礼参拜,秦晋也再没有起身将其扶起。然则,张贾却没有丝毫的感慨和不满,他只在暗暗庆幸,自己醒悟的早,否则早就该死无葬身之地了。 的确,再刚刚被卢之善招安之初,张贾的心里是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的,他能够带着三万人归顺了秦晋,想必会得到秦晋的倚重,再不济也会是另眼看待。 所以在态度上就难免有些托大和傲慢,然则与神武军数日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下来,他才发现秦晋对自己不过是公式化的礼貌客气而已。 加上卢之善在离开绛县之前曾告诉他,秦晋似乎有意让他们这些人充作苦力,而不是军队。此前的优越感,至此也就荡然无存。 说到底,直至此时张贾才正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神武军怎么可能接收这么多来历不明的难民从军呢?而且,就算神武军缺少兵员,他那河工营的河工也不在少数吧,随意征召几个营,至少都在上万人吧。 “张校尉请坐!” 秦晋让愣在当场的张贾入座,张贾这才如梦方醒,赶紧起身坐在了仆从为他准备好的座位上。只不过,这一回他不敢再坐实了,而是微微欠着身子,做出一副郑重倾听,随时可以起身拜谢的模样。 见张贾这副战战兢兢的模样,秦晋知道自己对他冷落的这几日有了效果,让他认清了自己的处境。 “卢县令应该与张校尉交过底,对于贵部属三万人的后续安排事宜……” 没想到秦晋竟然开门见山,张贾在惊讶之余,脸上也隐隐见了汗,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刻到了。 “一切全凭秦使君安置!” “很好,等的就是张校尉这句话。眼看着入秋了,绛州人口减半,眼看着大片的地荒着,也不是办法。所以,秦某决定以贵部属改作就地开荒屯田。” “屯田?” 张贾张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拢。他在来之前猜测过一万种可能,但就是想不到秦晋居然要用他们来屯田。种田本就是这些人的本分之事,比起繁重的徭役苦工,屯田实在是美的不能再美的美差了。 “正是,张校尉可有异议?” 张贾赶忙起身行礼,拜谢。 “罪民代,代百姓们谢过使君!” 秦晋一摆手。 “你本就无罪,又何必口口声声以罪民自称?以后不要了!” “是,是……谨遵使君之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