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夜半马嵬驿 (第2/2页)
剧烈起伏着,显然并没有睡着。外间的张清似乎也知道李亨是清醒着的,又说道: “人是铁,饭是钢,殿下多少吃上一口,喝点热汤,有了力气才能撑持下去啊……” 李亨仍旧没有答话,只是一直紧闭的眼睛蓦的睁开了,大颗大颗的眼泪夺眶而出。 叫了几声终没有回应,张清便推开了里外间的隔门走了进来,他双手捧着一张托盘,里面放着满满一碗米饭,以及一小盆带着汤汁的炖rou。霎那间,屋内rou香四溢。 在逃难的路上,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山珍海味了。只是一日夜未进水米的李亨却仍旧毫无反应。 张清将食物放在了几案之上,来到李亨身前坐定。 “殿下……” 突然间,李亨开口问道: “张清,你说大唐还有得救吗?如果秦晋不曾去了冯翊,留在长安,此时会不会是另一反光景?” 这句话问的没头没脑,却又无比凄凉,自唐朝开国以来,叛乱有成百上千次,可哪一次曾出现过天子和太子如丧家之犬一般仓惶逃命的?没有,一次都没有。也难怪李亨心灰意冷,也许此时长安已经落入了安贼之手,现在两京皆以陷落,恢复局面四个字说的轻巧,等到了蜀中以后,想在出来却直等于痴人说梦了。而秦晋的去留,于唐朝而言究竟是福是祸,又岂是寻常人能够厘得清的? 张清语塞,他本想安慰太子几句,可话到了嘴边竟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两人相顾无语,外面忽然传来了敲门声。
“殿下,有人求见。” “不见!” 李亨心知肚明,在这种情况下见任何人都只会将人连累,绝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然则他这句不见却没有任何效果,外间的门还是开了,听声音至少有三个人走了进来。李亨和张清俱是一愣,这个当口里间的们也被推开了,三个身穿青袍的小吏走了进来。打眼一看便知是这驿站的吏员。 李亨扫了一眼忽觉有异,本已收回来的目光又扫了过去,落在当先一人的脸上,继而又猛的从卧榻上弹了起来,三两步就窜过去,直将那人抱住。 “你,你没死……如何,如何又回来了?” 与此同时,张清也双眼圆睁,以双手捂着嘴。 “李泌……” 驿站小吏打扮的当先之人正是李泌,他见李亨和张清双双失色,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李亨从震惊中平稳下来,又颓然坐回了榻上。此时就算李泌有通天彻地的才智,又有何用呢?还不是于事无补! “先生既然万幸得脱,又何必回来?” 尽管李泌将声音压的足够低,但还是显得兴奋与高亢。 “臣此次回来就是要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然而张清却有些生气。 “李泌,你非要累的殿下没有立锥之地才肯善罢甘休吗?现在左右都是杨国忠的人,我张清虽无能,也绝不会让你再拿殿下冒险。” 面对呵斥,李泌的脸色有点尴尬,但也仅仅是转瞬即逝,他一闪身露出了身后之人。 “殿下请看,这是谁!” 直到此时,李亨和张清二人才将目光投向跟随李泌一同进来的另外两人。 “秦,秦晋?” 同样是青袍小吏的打扮,那张脸却是令李亨记忆深刻,实难忘却,不是秦晋又是何人呢! “臣河东道节度留后秦晋拜见太子殿下。” 按理说太子应该怨恨秦晋的,但不知何故,想起这个人来李亨只有惭愧和期望。如果不是李泌贸然擅自行事,后来的局面也不会急转直下。 李亨也曾对李泌心怀怨愤,只是此人忠心无人能及,在这种备受打压的境况之下,又怎么能人心对其见弃不用呢? 在李亨的认知中,秦晋刚刚取得了河东道大捷,此时应该人在河东才对,如何能这么快就抵达了关中,并且又追赶上了自己呢?难道此人当真有未卜先知之能? “臣愿辅佐殿下抗击逆贼,恢复关中。” 人和话都来的太突然,倘若旁人如此保证,李亨一定觉得是无稽之谈,但此话从秦晋口中说出,他只觉得胸腔里有个声音在蠢蠢欲动。 李泌道: “殿下,有秦使君在,大事可成。” 只张清仍旧很不乐观。 “圣人已经决定车驾往蜀中去,秦使君难道能说服圣人回心转意吗?” 却听李泌冷笑一声。 “何必非要天子回心转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