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城上观战急 (第2/2页)
而中,夺下长安,潼关对于朝廷还有甚意义了?” “那关外呢,盘踞在洛阳的安贼岂能坐视二十万大军后路被断?” 这时,崔光远的脸上竟显出了一丝古怪神情。 “听说,崔某也是听说,安贼到洛阳以后眼睛就瞎了,所谓大权分别把持在安庆绪和史思明的手上,两个人争的死去活来,潼关至今如此平静,当与此事不无关系。” “这,这种捕风捉影的消息,岂能当真?御史大夫又如何说?” 不自觉间,段秀实竟下意识的想了解秦晋究竟如何判断,从潜意识里他已经对这个年轻的后起之秀身为折服。 “御史大夫也说了,洛阳城内蝇营狗苟比太上皇在位时更甚,叛贼内部相互撕咬掣肘,于唐朝却是助力呢,咱们乐见其成!” 段秀实沉思了起来,居然连秦晋都对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深信不已,难道……他猛然间醒悟,也许崔光远所知道的未必是事实的全部,以秦晋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于河东站稳脚跟,焉知此人不能将触手伸到洛阳城内,所谓捕风捉影恐怕根本就是细作得回来的绝密情报。 一时之间,段秀实只觉得背后生风,竟狠狠的打了个寒颤,假若此人心怀不轨,又手握如此大权强兵,岂非是第二个安禄山?抑或是第二个曹孟德? 意识到此,段秀实赶紧收敛心神,把自己从胡思乱想中拉回来,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想非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为自己和朝廷招致大祸。 “擂鼓,助威!”
城上守将就像事先约定好了一般,大声呼喝,战鼓咚咚作响。城外杀声阵阵,一浪强似一浪,弥漫的浓烈白烟下面,一场看不见的厮杀仍在继续着。 陡然间,数支火箭于浓烟中冲天而起,窜至半空中又凌空炸响,火花与烟雾留下的轨迹在天空中勾勒出各色图案,看起来蔚为壮观。 崔光远大喜道: “胜了!” 在一个时辰内,就进行了短短的两次交锋,又全部取得胜利,段秀实对此已经不觉得震惊了,相比起来,他和李嗣业在关中隐蔽活动期间,只能以偷袭为主要手段,则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 “走吧,段将军回去好生歇息着,养足了精神,明日一早还要觐见天子呢。” 想到自己马上就能得到天子的召见,段秀实就隐隐有几分兴奋,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为臣为将者哪个不想飞黄腾达更进一步呢?比如他们这些边将,得见天子就是在军功以外能够迅速蹿升的捷径。 功名利禄心,人皆有之,段秀实虽然为人忠直但也不能免俗。 “大尹所言甚是!” 大约在日落之前的一个时辰,郭子仪率军凯旋而回,这一战斩首虽然不多,却异常的鼓舞了人心士气。李萼在两次短兵相接草草结束后,带着上百名大嗓门在叛军的辕门外用汉话和突厥话喊了整整一个下午,每个人都用尽了力气,喊的声嘶力竭,只是不知效果如何。 秦晋听完简单的回报以后,笑着勉励道: “此举乃是水滴石穿的慢工细活,不能急于求成,今日你们做的非常好,明天继续,不能停!” “大夫,今日百来人都喊的劈了嗓子,明日可能要重新选一批人才成。” 在李萼的督促下,每个人都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劈了嗓子也不奇怪。 “好,此事由你全权负责即可,不必事事请示。” 李萼走后,崔光远又赶来见秦晋。 秦晋特地安排了他陪同段秀实在长安城内参观一番,主要是民营和城防,看看此人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可以提供。段秀实和李嗣业的大名秦晋都是耳闻已久的,他们在安西时先后于高仙芝与封常清麾下效命,更是身经百战,决不可轻视。 崔光远有些不以为然的撇撇嘴。 “段秀实好像对大夫不是很服气,后来见郭子仪在城外击退了叛贼,才不再说话。” 对此,秦晋早就见怪不怪了,被人质疑和敌视,已经成为他生活与工作中的常态。 “段秀实可有意见相告之?” 崔光远摇了摇头。 “这倒没有,不过他好像心事重重的模样,直到下吏提醒其早些休息,明日还要觐见天子,这才露出点笑模样。” 秦晋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明日觐见天子,不知此人会带来李嗣业的何种意见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