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秦晋的忧心 (第2/2页)
这种惨无人伦的行为。 “这些人不宜入城内,可在城外挨着城墙就地建营,安置他们,吃穿管够就行。” 秦晋沉吟着说道,他对这些人并不放心,引入城内也许就是引狼入室,放在城外集中管理,又方便监视,只要rou食衣物管够,自然就会满足这些来投之人的基本需求。 “多杀几头猪,炖上几大锅,也让犹豫的叛贼看看,到了咱们这边来,rou管够!” 崔光远接着话茬补充,秦晋大为赞同的点头,让郭子仪立即亲自去督办,一定要妥善处置这第一批来投之人,这关乎着还会不由有人投过来。 郭子仪还是有些疑虑。 “将营地建在城外,万一叛军报复偷袭,岂非弄巧成拙?” 秦晋想想也是,这么做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那就把他们安顿在延平门的瓮城之内,瓮城占地不小,装下万八千人不是问题。” 崔光远试探着建议,这正合秦晋之意。 “好,就如此定计!” 旋即,秦晋又道: “一会我就进宫面圣,建议征城内十六岁到六十岁的男丁。” 崔郭二人都讶然道: “大夫难道已经下定决心,大举反攻?” 秦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 时不我待,河东危机的突如其来,已经容不得他有更多的时间犹豫,以目前能够掌握的资源来看,最可堪利用的,就是长安城内所剩三十万人口的全部男丁。 对于城中可用男丁的统计,秦晋早就做过不止一次。神武军大约有一万人,团结兵以及民营抛开老弱妇孺合计也有五万人,再征余者男丁,总共也能凑齐十万之数。
虽然在总数上不及叛军的人马多,但只要招降纳叛进行顺利,必然会对叛军造成极大的震动,到时候孙孝哲也肯定要做出应对的举动,在这一静一动之间,说不定就会产生大有可为的机会。 身披着清冷的晨曦,秦晋乘马走在长安城宽敞的大街上,顺着大街直向西走去,就是皇城延禧门,这座宫门他已经走过了不知多少遍,然则都没有今日这般心情忐忑。 第一次,秦晋有种预感,天子似乎未必能同意他这种近似于孤注一掷的办法,李辅国通过旁人之口传递来的消息表明,李亨属意于向回纥部借兵,此举虽然会带来些恶果,但草原铁骑战力非凡,的确是一支不可多得的助力人马。 然则,他是坚决反对向回纥借兵的,如此一开先例,唐朝以百年国势兵威于四夷建立起来的威信则一朝尽丧,于长远而言,其恶果远甚于乱兵对百姓的劫掠。 “陛下,臣建议征全城男丁,以备不时之需。” “朕刚刚得报,秦卿的招降纳叛之法,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今日一早就有数百叛贼赶来投降。” 为了给李亨大气,秦晋信心满满的说道: “以臣之见,后续数日,这个数目会成倍增长!” 李亨果然目露喜色。 “甚好!朕一开始还在怀疑,秦卿的这个法子会不会有些一厢情愿,看来是多虑了!不过,朕很欢喜虑错了,倘若叛军悉数来降,朝廷岂非不战而胜?” 最后这一句当然是玩笑话,李亨的面色随之又凝重起来。 “这些叛贼都曾吃过人,为天理人伦所不容,秦卿莫不是当真要悉数赦免他们所犯之罪吧?” 李亨的问题秦晋实难回答,难不成还真的按照唐律,将这些人全部处死?如此造成的恶劣影响恐怕更甚。 “此事过于重大,臣一人难以决断,目下只是权宜之计,待平定乱局之后,再交由政事堂议论决断吧!” 在这个问题上,秦晋不愿意轻易做出许诺,因而只得和李亨周旋了一句。 显然,李亨对秦晋的这个搁置争议的态度有些不满,他是希望秦晋能够给出确定主意的,一直以来甚至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秦晋每每在看似山穷水尽之时都能化腐朽为神奇,李亨在不觉之间已经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习惯。 君臣二人之间的话题很快转回了征男丁的议题上。李亨只问了一句。 “已经到了非征不可的地步?” 秦晋正重点头。 “的确已经到了非征不可的地步。” 征男丁的困难之处在于长安城中众多的勋臣贵戚子弟,这些人养尊处优惯了,恐怕未必肯服气秦晋这个后起的重臣。 秦晋早就想好了李亨的担心之处。 “臣建议,以广平王全权负责征提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