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八章:事涉陈希烈 (第1/2页)
由于这是李豫第一次独立指挥的行动,秦晋和崔光远都主动退到了配合的位置上,经过一夜的甄别,果然在那些照身存疑之人的身上发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他们普遍都是cao着外地口音的胡人或者汉人。原本长安作为大唐的都城,人口在鼎盛时期逾百万人,其中有近半数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胡人或是汉人。因而外地口音在此处本不足为怪,可同时出现在特定的群体里就不得不令人生疑。其次,据交代,这些一点均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即将出征的宰相房琯。 广平王李豫在得知此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被惊的无以复加,要知道房琯乃是当朝宰相之首,又是东征的奉诏持节招讨使,怎么就会涉及到这种隐秘之事中呢?他不敢怠慢,立即将此事上报了天子李亨。 李亨由于习惯了晚睡,一早还没起来就被长子从睡梦中唤醒,在朦朦胧胧中听了禀报以后,直以为自己还在睡梦中。 “这,这怎么可能?” 好半晌,他才不敢置信的说了一句。 说实话李豫也是难以置信的,但所有人都异口同声,他又岂能加以轻视呢?这种事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因而也只能报与天子圣裁。 李亨又如何圣裁?当朝宰相,即将出兵的统帅居然涉及到了城中的sao乱,这不是天下之奇谈吗?如果不是奇谈,那就只能是李亨身为天子的失职。在最初的震惊中稳定下来以后,他第一个想起了秦晋。 “此事可告知御史大夫?” 李豫道: “事关重要,并未告知!” “快,快请御史大夫上殿!” 说实话,秦晋在得知了此事涉及的幕后之人也简直以为是个玩笑,这怎么可能呢?别说房琯此人的私心本就不多,说他涉及这等事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陛下,臣殊难相信!” 他还能说什么?难道拍着胸脯保证,房琯一定没有问题,或者落井下石踩得他一蹶不振? 无论哪一种都是秦晋所希望看到的。 李亨无奈摇头。 “朕也难以相信,可总不能置之不理吧?” 疑神疑鬼本就是为君者大忌,尤其房琯现在是即将出征的统兵之人,秦晋至少有七成的把握相信,这件事一定有人在幕后搞鬼。 可是,现在就连调查清楚的时间都没有了,午时一过,就是房琯出征的时刻,难道仅剩的三个时辰就能查出真相吗? 正暗暗思量间,李亨忽然从御榻上起身,径直来到秦晋身边,冲他郑重一揖。 “朕摆脱秦卿,务必在午时之前查清此事原委!” 广平王李豫也跟着冲秦晋一拜。 “一切摆脱秦大夫了!” 秦晋本能的想拒绝,他虽然做过许多力挽狂澜的事,但毕竟也是个普通人,他自问此事并非自己能力所及的。但不知为何,竟又鬼使神差的答应了下来。 出了太极宫,清晨的凉风微起吹过,一身的冷汗消退,身体却毫无这个时辰应有的惬意。太阳自东方冉冉升起,挂在远处阙楼的一角,明亮通红又不刺眼。 “秦大夫等等……” 不用回头,秦晋也知道这是广平王的声音。 眨眼的功夫,李豫就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 秦晋回头看了看李豫,苦笑道: “广平王弄出来好差事,可难为死秦某了!” 李豫却一脸郑重的回答道: “李豫也是糊涂了,不知这世间还有谁不能……” 秦晋拦住了李豫的话。 “广平王并不糊涂,糊涂的是老天,让为祸者成了千年的妖精,恣意为祸!” 闻听此言,李豫的眼睛一亮。 “如此说,秦大夫果然认为房相公是冤枉的?” “冤枉与否只能查查看!” 事到如今,秦晋只觉得万分的荒唐,在大军出征之前调查招讨使,这怎么看都是不祥之兆。正唏嘘的当口,崔光远气喘吁吁的一溜小跑了过来。 离着老远就听他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到处寻不到秦大夫和广平王,果然都在这里,有,有大发现!” “大发现?” 秦晋与李豫异口同声。 “存疑照身的出处已经查出来了!” “究竟何人伪造?” 两人再一次异口同声。只见崔光远大口了喘了几下,然后又压低了声音,用只有他们三个人能清楚的音量说道: “据京兆府查实,这种伪造照身的源头都是同一个人。” 秦晋不耐烦的追问: “究竟是谁?” “前宰相陈希烈!” “是他?” 秦晋和李豫都是一惊,李豫的吃惊是片刻功夫竟又涉及到了一位宰相重臣,而秦晋的吃惊则并非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