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五十三章:永王下决心 (第1/2页)
李璘竟不以为意的笑了。 “甚是祸从天降?天子已经剑指东都,克服已经是指日可待,哪里还来的天降祸事?” 在他的眼里,自己这个长子既是急性子,又愿意惹人注目,因而常常会夸夸其谈甚至危言耸听,现在不过是故态复萌而已。 然则,这一次李偒的脸上却丝毫没有那种以往的自负和桀骜,眸子里反而时时流露出一种隐忧之色。 “薛鏐刺杀监军魏恒失败,魏恒已经连夜逃回长安!” “又来这一条,不要总是说些危言耸听……” 话到此处,李璘猛然意识到了不对劲,在猛然顿住后,身体剧烈的起伏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声调大声质问着: “你,你再说一遍,薛鏐刺杀了谁?” “薛鏐刺杀监军魏恒不成,反被其逃脱!” 霎时间,李璘怒不可遏。 “这薛鏐,本王向来待他不薄,因何如此恩将仇报?去,去把这个不知感恩的野狼带来见我,倒要问问他,因何如此忘恩负义!” 与其父的失态相比,李偒虽然也显得情绪焦虑,却是平静的多了。 “父王,薛鏐虽然因私怨而杀魏恒,可魏恒也自有取死之道,世人常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难道不该杀吗?” 李璘在暴怒之后,又颓然瘫在软榻上,喃喃道: “确实该杀,可,可杀他之前就不能找本王商量,商量吗?” 薛鏐与魏恒的恩怨在大都督府中几乎尽人皆知,魏恒虽然是个阉人却有着异于常人的色心,竟以卑劣的手段偷偷猥亵了薛鏐之妻,薛鏐之妻受辱不过便在当夜悬梁自尽。 然则,这一切并没有为人所见,等到薛鏐得知其中内情时,已经为时晚矣。没有任何证据,魏恒当然抵死不会承认。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魏恒回到长安,一定会向皇兄告刁状,甚至诬陷……不行,须得立即向皇兄解释清楚才行,写信,对,写信……” 李璘喃喃了几句,便手忙脚乱的在案头铺开了纸张,又提起笔来,可右手抖得厉害,竟难以成字。李偒也是情绪激动到了一定程度,忽而将书案上的笔墨纸砚一股脑的推到了地上。 “父王,都到了这等时候,写信还能有用吗?天子相信那魏恒还是相信这没声没语的几行字?” “说的是,须得亲自返京一趟,对,亲自返京,当面向皇兄解释,皇兄一定会相信的……” 眼见着父亲如此失态,李偒竟顾不得父子君臣间的礼制,上前一把扯住了他袖子,做色道: “醒醒吧,半月以前天子曾颁诏让父王返回程度侍奉太上皇,父王可曾听诏而去了?现在解释,哪个还会相信?返回长安,只能是自投罗网!” 这句话使李璘如遭雷击,他自问没有对皇兄不忠的想法,可又想建功立业,如果没有这场劫难,他也许就会庸庸碌碌的老死在长安十王宅。然则,乱世即到,总不能毫无作为吧?带兵平乱,建不世功勋,哪个李家不想如此呢? 太上皇似乎能窥到李璘心中所想一般,先是封其为江南四道节度使,授江陵大都督,后来又追授了他广陵大都督。可以说,江南千里之地已经尽在其手掌握,哪个又肯于放弃这唾手可得的功业呢? 虽然李璘也知道皇兄一定会因为他拒不奉诏的决定而感到生气,可只要顺利的平定了安史乱贼,他便会负荆请罪,皇兄也一定会向以往一般原谅他的…… 然则,现在竟被一个阉人把这一切都毁掉了,设想中的功业不但没来得及实现,还面临着即将被诬陷的不利境地。 “那你说,该怎么办?” 李偒瞪着眼睛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薛鏐、韦子春正在外面候见,父王不如让他们来说!” 李璘目露怨恨之色,当即恨声道: ‘让薛鏐那野狼来见我!’ 薛鏐与韦子春同时出现在中堂,李璘有些讶异,这二人平日里似乎不怎么友好,怎么今日竟走到了一处?难道薛鏐的恶事里,韦子春也有份参与?这可就令人难以置信了,若说薛鏐是个容易感情用事的人,那么韦子春则是极为冷静理智之人,此二人几乎是互为水火的存在。 不过,李璘已经顾不得这许多,他要质问薛鏐,为什么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 “罪臣薛鏐拜见永王!” “亏得你还有脸自称罪臣?” “臣杀魏恒乃为私愤,然则只要永王借此而成就大业,臣愿自戮而谢罪!” “住口,违法杀人在先,现在又口出大逆不道之言,不要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