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章:河水低处流 (第1/2页)
达奚珣面露苦笑,道: “百万石军粮乃陛下钦定,而且唐朝也答应了,至于如何交割,还要请准陛下才能有最终决断。” 此时的尹子琦并没有面对安庆绪时那一脸的悲愤,更多的只是平静,让达奚珣看不透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百万石军粮资敌,不知要有多少幽燕将士死在**手中,尹某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幸甚达奚相公深明大义,肯与尹某叙说唐营见闻,实在是感激不尽。” 他的这些话看似发自肺腑,双眼中也是满是诚恳之色,一时之间达奚珣也弄不清楚,尹子琦是否真的感激自己。 但紧接着,达奚珣又暗暗苦笑,自己都是不在乎身后名声的人了,何必计较某人的态度真假呢? 这一次回城,达奚珣仍旧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家,而是急吼吼的去了皇宫,恰巧明德门外又是前日的守门主将。 “达奚相公这是凯旋归来?此番大功必得圣人欢心!” 油嘴滑舌!达奚珣暗暗给此人下了评语,脸上却也笑的极是受用。 “出使敌营而已,至多也是有惊无险,毕竟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哪里敢居功呢?以后可别这么说了!”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宫门守将深悉这个道理,对达奚珣自谦的话也不当真,赶紧命人入宫去禀告天子。 不多时,便有黄门一溜小跑出来。 “陛下请达奚相公这就过去呢,连眨眼的功夫都不能耽搁呢!” 众星捧月一般,达奚珣进了宫门,此时的他才又体会到什么叫受人尊重,宫内但凡有品秩的内侍见了他无不殷勤的行礼客套,就算那些头一次见面的人也上赶着多客套几句。 害的他感慨万千,这前后不过三五日的功夫,境遇差别居然如此之大,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又怎么能体会得到其中滋味呢? “陛下本来都睡下了,不过在睡前特地交代着奴婢,不论何时,只要相公觐见,必须马上叫醒……” 引着达奚珣往寝殿去的宦官更是殷勤的诉说着天子对他是何等的重视,不过,达奚珣却觉出宦官的话里透着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眼看着天黑还有不少功夫,陛下的作息怎么如此不规律?” 宦官似乎对达奚珣没有戒心,也许是有意讨好,就压低了声音说道: “达奚相公有所不知,陛下晚上入睡日日噩梦,只要日头高高的挂在天上才能安枕。所以啊,不是天快黑刚刚睡下,而是到了起来的时辰。” 达奚珣一愣,下意识的问道: “还有这种事?难道内苑的御医们,就诊断不出陛下的病况吗?” 两人脚下不停,宦官却换上了一种颇为夸张的表情。 “达奚相公可能还没听说,这内苑里啊,不干净!” “不干净?老夫见日日洒扫的齐齐整整,如何不干净呢?” “错了,错了,达奚相公会意错了,不是这种不干净,而是……” 宦官解释着的同时又做出满脸色神秘之色,暗示着达奚珣,引他深入想下去。 达奚珣立时恍然。 “何不请来高僧超度排解一番?总这么干耗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谁说不是,但听陛下说了,要将晋王府所在哪一坊都圈起来,兴建新宫,一如长安当年的天子一般……” “原来如此。” 达奚珣轻轻点了下头,不再说话。 当年李隆基刚刚继位时,就嫌弃太极宫地势低洼,夏季酷热,而冬季阴寒,不愿在那里居住。大明宫倒是地势极高,仅仅地基就有五六仗高,仅仅站在含元殿阙下,视线就能越过南面的丹凤门,将整个长安城一览无遗。其气势恢宏,远非太极宫可比。但李隆基也住不惯,放着恢弘的宫殿不住,却偏偏喜欢在潜邸的基础上兴修新宫,规模不大却十分的雅致温馨,也就是现在的兴庆宫。 联想到此时的安庆绪,达奚珣觉得,李隆基是不是也被大明宫里积攒了近百年的冤魂折腾的难以入眠呢? 当然,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想,事实究竟如何,除了当事者本人,恐怕这世上也没有第二个人能知晓了。 到了寝殿,一踏进门达奚珣便觉得污浊的空气扑面而来,还没等他跪拜行礼,却听安庆绪嘶声尖叫着: “关门,快关门!” 再看安庆绪,此时仍旧是一脸的迷蒙状态,显然是尚未完全清醒。只是这披头散发,光脚赤足的模样实在难以令人将其与天子的身份联想到一起。 “陛下,陛下?” 达奚珣见安庆绪迟迟没有恢复正常,便轻声唤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