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章 红军展开 (第2/2页)
个旅就能达到8千人,也免强能够有些机动兵力。 段月泉就是江西人,东固山区的本地匪,但很专业,否则怎么抓住的强“邻”呢。他是陈奇涵的早期副手,这次没有确定副军团长,还是让他充满期待的。几个旅长匆匆的在印度军营待了一个半月,也没有训练出绅士风度,但段月泉的雪茄倒是抽上了。这里年龄他是最大,比陈奇涵大四岁。 段月泉资历也丰富,对山区作战很是熟悉,还是党代表的嫡系。他这次驻扎在湖北大悟山,离鸡公山不远,很不错的避暑胜地。但这次军团长让自己跟随军团部,代理参谋长,军团部太空了。没有来得接配置司令部。原来陈奇涵的参谋长胡祥灿留任保安司令了。上面说不给派人了,从参谋里面提升。可是哪有旅长的人选啊,都刚升上团长。想了一下,让旅参谋长丁洋升任副旅长,代理自己的工作。都是保安大队时期的老人,可靠就是嫩点,陈奇涵也没有意见。各旅还都没有副旅长,刚刚配齐了参谋长。 余洒度,湖南人。虽然是二期的,入伍时间比两个一期生的时间还长,年龄大他们两岁,后期职位做的也高,曾经是武汉政府的警卫团长。党代表给自己一个旅长,确实是看在自己的资历上。但先是在江西东固山开发山区,现在又来安徽大别山区开发,令他郁闷。这辈子就是这命了,跟老毛上井冈山为匪,自己下山投陈奇涵,经过东固山一段,最后又来到大别山。还好自己驻在安徽黄梅县,防守南面长江方向,很是不错的环境,也不是匪。
余洒度在红军里还是满意的。到印度也明白红军的军令不是很严酷,纪律也不紧张。自己还没有正规的指挥过一个旅,所以升官的事不想。这次他的驻地在南面偏西,朝着湖北,越过湖北就是湖南,主要任务是屯兵训练出另外一个旅出来。他认为这个很合适他。 许继慎就是安徽六安人,特意抽调他回来。他这次是回家乡,驻地也在家乡边上的庐江,面对巢湖,很是激动。他是一期大哥,比陈奇涵小四岁,比余洒度小二岁。他和徐象谦同龄,比徐大几个月。两个人一样,没有什么想法。好好带部队。这次许继慎旅人数比较多,近4500人,里面有粤军和湘军的散兵,单兵素质比较好,熟悉山地作战。 徐象谦山西五台人,年龄最小,27岁的旅长,也是不多,所以很是努力的带兵。他的驻地是河南光山县,是北方面旅,面对河南的平原防守,估计得有平原战壕,最好给他配上一个营的骑兵。他的预备一旅是陈奇涵的红一旅支援的军官,算是老保安队和滇军的人,兵都是江西人组成的部队,绅士感觉较强,估计他们愿意用机械化运兵代替行军。好在面对平原,自己培养成机动部队好了,有机会弄几个轻型坦克。 几个人讨论完,陈奇涵说,东西都会有的。关于兵力,各旅还是5500人的两团加上直属部队的编制限额,可以满编,但不许超过,最低不许少于3500人。这是整训时期的命令,不许突破。 培养地方兵力,你们将来的驻防地域,都交给地方保安团。自己的旅主力作为机动兵力,驻在核心阵地。这个核心阵地会安排在山上,未来我们主要是构造山上的核心阵地群。 段月泉留在司令部兼职参谋长。丁洋提升为副旅长,代旅长。虽然有预备旅加入一军团,但番号还是不变。预备一旅长徐象谦,红二旅长段月泉,红三旅长为余洒度,红五旅长为许继慎。 红二军团,贺龙军团长还没有到湘鄂西地区呢。因为他出发晚,路程不好走,与湘西的军阀不好对面碰,直接穿过人家的驻军区域,所以路线有些绕。他带着的是三个旅,预备二旅陈浩旅,预备三旅苏先骏旅,红四旅肖韶旅。主要驻地在巴东、公安、慈利这三县的三角形内,武陵源山系的经营。 陈奇涵一军团,已经开始着手地方建设。他让部队了解当地的军事武装情况,一律就地整编。还要了解土地兼并情况,配合未来的土地改革。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