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红小鬼_百零七章 阎系加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百零七章 阎系加盟 (第2/2页)

也没有那么好的儿子能够给山西带来幸福。我们这一代能够治理山西就是幸运的了。不要人来打扰我们,只有张汉卿是靠得住的。德行重要,容量更重要。这个我们还是要多多参悟。”

    张培梅说:“我也不太清楚张汉卿这个人,百川肯定看清楚了,所以我没有意见。我革命也不是投南京。”

    这样事情就定下来了。赵戴文这个大儒亲自执笔,准备通电。没有什么之乎者也,用很直白的文采,让山西平民也能看得懂。

    大致意思是,北方总是圣人辈出的地方,现在草莽之中,也能有吾辈高人出现。且有志不在年高,想当年革命诸君,青涩的激情,也燃烧了数百年之大清。今天我中华民**政府,年轻一代已经堪担大任,老辈的还无出其右者。我山西本地处北方,一直与邻省睦邻友好。

    但革命大潮冲击,互相误解反目,乃至武装冲突。现在搁置各种争议,山西阎长官率我等诸人,响应张汉卿代理大元帅的号召,相互和解,共处于中华民**政府之下,与万民福祉为重,共同奋斗。

    签字的是阎锡山、赵戴文、张培梅、以及商震、孙楚、傅作义等10多位诸将领。

    张汉卿看到这么捧自己,知道阎锡山感到南方统一整编的危机,结盟自保,也不以为意。

    他回电答谢,并说山西可以保持**自治的地位,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虽然也可以共处一个军政府,共同办理外交和防务。但一切由诸君自决,汉卿自知浅陋,与各位相比,见识还不足。

    徐永昌来找阎锡山说最好给自己一个军的精锐,去新编的边防军,这是为山西的防务着想,自己还是山西人。你放心这些新编军至少不会打山西。目前新军的军饷较高,希望支付一年的军饷。

    阎锡山明白这是自带干粮去受训,拨给他商震和傅作义的两只精锐去被整编,但只是支付1万人的军饷。两军有2万多人,估计整编后还有1万多人。剩下就是归军政府负责了,或者解散也可以。

    反正阎锡山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兵,这两只部队总是不服从自己的命令,主管也有自己的想法。

    强霖知道阎锡山这次加入安**系统,是看明白张学良这个人的容人之量。这样的话,张学良的势力和纵深又扩大了不少。强霖也没有去更多的关心他们。他自己也要考试放假了,今年假期还是回南洋吧,带着芸英去看看爸爸mama。

    其他派系还没有发表看法,估计是等着看一段。

    山东的官场却十分激动。少帅收拾完,山东去收拾东北。不禁有些幸灾乐祸。张效坤的工程团已经开始修路架桥,他知道少帅接手东北,对他的生意是好消息。不断的培训新工人,扩大工人队伍,拉人投资,竟然同时开工十个项目,有些集团的意思了。就是类似拉队伍,打着他的牌子,服从他的管理就行。

    南京,东京的大人物则是费脑筋了。下一轮互相摸底、试探就要开始了。

    张学良一边调整队伍,一遍等着各地元老们来开会。张作霖一一回答着元老们的询问,得到汤玉麟、张作相、吴俊升等老兄弟的赞同。

    晚上,大帅府,主客厅。凯茜和张学良,两个人坐在地毯上,又在读书。少帅每天运动打球,读书都是凯茜陪着。

    旁边的辅客厅里,大帅和少奶奶也在聊天。少奶奶于风致是张大帅做主给定下来的,跟大帅公公不隔话。

    当时定来的少奶奶,连问都没有问16岁的张学良。张作霖连女儿受虐待都狠心不管,是个很认老礼的人。

    大帅告诉少奶奶,“以后在家里,你就是当家的奶奶,不用每天给我们请安了,一周一次就行了。平时有事就过来。”

    也不等少奶奶客气,接着说:“你以后就是正当的大帅夫人了,要母仪天下,至少在北方是这样。”

    见当家奶奶还有话要说,大帅就接着说:“别多心那个朱秘书,人家不想嫁,你也不用撮合。能嫁给张家当然是我们的福分,可是不一定要嫁过来,也能帮助汉卿,帮助你。看来经典还是比中国老礼讲的透彻,汉卿大烟似乎忌掉了。

    你让他养养身体。平时也看看经典,要琢磨明白你丈夫,最好知道他读的什么书。”

    当家奶奶再也无话,表示明白了。十分感谢公公的提点。大帅还是满意自己挑的媳妇,知道老礼儿,让自己感觉舒服。什么凯茜秘书,也不知道给自己请安。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