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章 这也能猜出来 (第2/2页)
,许多学者认为生物的遗传是融合遗传。达尔文提出“泛生子”假说,认为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胚芽,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成为新的性状而出现,是类似液体的胚芽融合的结果,且以这种方式传递的后代中遗传性状不分离。 这段话的意思是来自父母体的特征,子代就会混合父母的特征。父亲高个、母亲矮个,孩子不高不矮。所以人类的进化方式,如果你想要一个高个后代,最好是两个高个结合;需要勇猛的人,最好是两个猛人结合。没有人去统计这个事情是否如此,因为看起来这么自然合理、合乎逻辑。 孟德尔的结果显然不是如此!高个是高个、矮个是矮个,不融合,看概率。上帝在这里有出现了!人不能选择配种,就会得到必然的结果。 他提出的遗传因子的概念,认为遗传因子互不融合,互不干扰,**分离,自由组合,具有颗粒性!因此称为颗粒遗传。 进一步,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他竟然琢磨出一个“高个”问题,由两个颗粒组合决定。就是说,一个遗传特征,控制他们的因子必须是一对粒子。比如高个遗传因子在父系里面是dd、dd、不可能是dd。但必须是成对的。 问题二、孟德尔怎么就想出了这个假设呢?这是根据3:1结论,硬性判断来源是什么样子的!父、母身上必须各有一对颗粒!才能出现这个结果。 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这一创造性的假说是超越时代的非凡设想。因为过了好久,人们才证实配子(jingzi、或者卵子)是含有单个遗传基因。
左娜有找到汉语版,但一时看不明白,强霖就给他讲:高个,这个特征,在我身体里面,是由一对颗粒决定的。你的身体里也是一对颗粒决定的。左娜清楚了。强霖又说,我的jingzi中,每一个却只是含有一颗,拆开了,不成对。你的也一样。 左娜问:你的身高因子,在身体里是一对,在jingzi里面拆开了。所以你的jingzi,并不一定都是携带“高”的颗粒;我的也不全是“漂亮”的颗粒。 强霖说:你说对了。那是一定的,一半、一半的拆开,一半jingzi是显性的,就是现在说的阳性;一半是隐性的,阴性的!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是有几种选择的。我的阴性加上你的阴性,就是一个又矮又丑的孩子。但不一定是哪种,它们是自行配对的而已。所以上帝在这里又出现了。达尔文的混合类型没有了。比如混血儿眼睛颜色,要么随着父亲,要么随着母亲,不能杂色。那肯定不是这对父母的。当然这只是目前的说法,强霖不确定到。 左娜点头说:这事情是对的。两个健康的人,生孩子的时候也是提心跳胆,就怕孩子有什么问题。 强霖又说:这种事情是孟德尔猜出来的。多年以后才发现身体里是两个颗粒,jingzi只有一个颗粒。他能根据现象,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这个数学结果,推导怎么才能出现这种结果,只有靠猜的。他竟然猜出来了。一个特征由“一对颗粒”控制!一个修道院的院长,一个学习了大学各种课程,却通不过初中老师资格的人! 左娜也认为神奇,不过她还理解不了逻辑的乐趣,就问强霖,你怎么看这个人。强霖说,一个完全摆脱思考“洞xue”的人;所谓思考洞xue,就是培根说的每个人思考都是在社会环境下的一种假象,是洞xue。显然孟德尔不愿意进入洞xue,当不成中学老师!不过后来西方教育方式也改进了,前几年在北大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就是研究这个的。 左娜现在画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很是熟悉了,估计可以考大学。但是她发现学习这个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自己要学习的是,碰到孟德尔的问题,也能天才的想出必须是两个颗粒控制一个特征,天啊!不过那与修道院长有关系么?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