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阿丑降生 (第2/3页)
-下的水中荡漾,大喜叫:“好了,头要出来了!”外面太君扔下茶碗念佛:“阿弥陀佛,再不出来,老身也要去投胎了。”引来四周一阵欢笑。 “哧溜”一下,温暖的浴缸中多出一名婴儿,稳婆熟练用剪子剪断脐带,打了解后抱起婴给赵桔看,口中道喜说:“恭喜小公爷,是位千金呢。”说着重重打了下女婴屁股,女婴破嗓大哭。赵桔怒道:“你。。。”唐栀在水缸里满头大汗说:“赵桔,你滚出去!” 赵桔悻悻出门,转脸喜形于色宣布:“一切顺利,是个女孩!”众人欢呼,唯独赵构暗中惋惜:“怎么不是个男丁呢?哎。。。”他已经跟太后商量好,要是赵桔生出男孩,就立刻收为养子,以解大宋皇室子嗣之荒。 在一片道贺声中,赵桔连连拱手道谢。太君问:“桔儿,你为孩子想好名字么?”赵桔意气风发回答:“禀太君祖奶奶,她叫赵恩福。”太君一听不喜欢,想个女娃叫什么恩福?搞得跟个乡野村夫一般。 赵构趁机上前道:“太君,侄儿经过反复推敲,想了个名,不知妥当不妥当?”太君笑说:“官家想的,必要比赵桔来的好。”赵桔一旁腹诽:“他比你孙子来头大,主意就必定好了?什么逻辑。。。” 赵构认真道:“我家宗室这一代正排到方字辈,侄儿遍查古书,几经驳卦,觉得赵方华之名最佳,且男女通用,当保一生荣华。”在赵桔发愣中,太君点头赞许:“官家赐此贵名,当是华儿前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太子赵旉起方字辈先河,一般皇室不给女孩以男孩辈字,这破天荒的恩荣,也只有赵构给了赵桔的女儿。太君当然高兴,凭她老人家智慧,隐约明白:如果唐栀腹中出来个男丁,皇帝极可能要把他立为赵旉之后的第二皇储的。 唐杼咬耳对丈夫讲了几句,赵构欣然道:“传朕旨意,封赵桔女为恩福公主,视为朕与皇后之大女。”阖府大喜谢恩,赵桔原本起恩福之名也是为了纪念让他们夫妻隔世重聚的陈福,皇帝把它改为公主尊号,他也就没了意见。 当众人都在餐厅坐着吃茶果聊天,一个年岁大的稳婆进来向赵桔禀报:“启禀侯爷,夫人和大小姐都已换好衣服在卧室,您可以带贵府家眷和客人们前去探望了。不过请分拨着去,一拨四五人为好。” 赵桔点头称是,先领着太君、父母和皇帝夫妇去看。卧室内,唐栀慵懒地躺在床上,眼睛看着一旁襁褓中的孩子,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稳婆轻手轻脚抱起初生婴儿给大家参观,女婴有一头浓密黑发,鼻阔嘴大眼睛小,因为被产道挤压,显出脸大头尖三角形态势,让欢喜中的人们把原来准备好的溢美之词咽回了肚子。赵构搜肠挖肚想出一条来夸奖:“这伢儿。。。头发极好。。。”“是是是,头发好,头发好。”其余人连忙抹汗赞同。 赵桔把皇帝为女儿取名赵方华、册封为恩福公主的旨意传达给夫人,唐栀连连点头谢恩。赵构这时又来劲说:“桔弟、栀妹,小伢儿出生要有个乳名,哥哥我。。。”话没说完就被娘娘拖到一边责备说:“九哥,您也太不通理,哪有孩子取名义父独自包圆的?”赵构讪笑着不好意思再讲。 赵桔问唐栀:“夫人,你想个小名给华儿吧?”唐栀道:“我现在没力气想,累得脑筋转不开。。。”赵构忍不住又要说话,被唐杼板脸制止。唐杼对赵桔说:“还是弟弟起一个吧,乳名要平庸些,免让天神嫉妒,能够让华儿平平安安长大便好。”赵桔脱口而出:“那就叫阿丑吧。”赵构击掌大笑:“桔弟之意与我不谋而合。哈哈。”顿时引来赵桔夫妇的倾斜眼神,赵构尴尬中低头,眼睛在地上逡巡仿佛在找什么东西,心中忐忑自责:“失态了,失礼了,弟弟和弟妹自贬孩子长的丑,我去跟着起什么哄。”想要说辞挽回,又怕越描越黑。好在唐栀抱过女儿乐着逗她:“阿丑乖乖,以后要快快乐乐的长大哟。”阿丑挥舞两只小手,显得精神头十足。 随后,一批批的家里人和张山夫妇进来探望,都不约而同的夸奖女婴头发好看。当得知小名叫“阿丑”时,一个个脸上露出会心的笑意。 阿丑出生后,少见哭闹,难得啼哭,要么吃奶要么换尿布,一会就安稳了。阖府上下都爱这孩子,每日里都要去看上个两三回,尤其是一帮半大孩子,林灵和赵旉、杏儿、仁孝,只要没功课,就陪在唐栀身边,看着阿丑入迷。 在阿丑满月前的一星期,赵桔发出请帖,邀请自己的一些老朋友前来杭州吃新生儿的满月酒席。已经随林灵搬迁到上海市的林家村老老少少收到了请帖,揭阳县邵记饭庄的老板邵五和伙计孙裕、杨二、广州的银号的掌柜包寅、海南岛上的“一辆车”的渔夫兄弟都收到了快递请帖。这些都是赵桔离家南游时的故交,借此机会重聚表示他的感谢。其他官面和商场上的好友,由武夷公府出具请柬,这里就不一一记述。 宴会前的一晚,马达和一班渔夫们驾驶着渔船在杭州湾码头靠岸,赵桔亲自去迎接,把他们安排到湖西宾馆入住。其他那些平民宾客已在之前陆陆续续到齐,都住在那里。 沙车当时见到赵桔,高兴地上蹿下跳,勾着“车管所”的脖子分外亲热。方向盘和尤猛也上前同赵桔拍拍打打,说长道短。马达和黎和气还懂些规矩,指着他们骂:“你们这三个破落户,黄浦侯这般尊贵人物也敢戏耍,小心被官府拉去打烂你们屁-股!” 赵桔苦笑着摆手说不碍事,两年多不见这帮粗坯,心中也有一番狂喜。可是,经过这段时间正式做官后,以前那种少年不羁的热情再也提不起来,想爆几句粗口让这伙朋友高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幸好有两个太子洗马跟随前来,他们倒是同尤猛几人极为投缘,趁着赵桔当朋友面前不好责骂,同他们粗言秽语讲了个热火朝天。 夜晚,赵桔请渔民兄弟在宾馆的湖畔喝酒吃夜宵。赵桔问马达:“马老大,这两年你们生计如何?村子里的叔伯婶娘们还好吗?”马达道:“托侯爷您的福,自从您走之后,州府的高大人特地来我们村几次,赏了银子盖祠堂,逢年过节还另有赏赐,村子里人都快活着呢。小的们学会了您教的举灯打渔后,每次都是满载而归。银子多了,去年还新买了一条一千石(50吨)的大船,方向盘去做了船老大,村子里八百石以上的船也已经有了四条。” 赵桔听后大喜,向众人敬酒道:“有了诸位的辛勤劳作,才有今日大宋的国泰民丰。来来来,大家干一杯,祝你们钱粮满仓,日子越过越甜美。”马达带头回祝:“小的们愿侯爷官运亨通、加官进爵!” 赵桔喝完杯中酒后摇手说:“兄弟们莫要与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