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谋争为上 (第1/2页)
司马懿夺取晋阳,曹cao把战报递给是勋看,是勋瞧得很仔细,内心翻江倒海,表面上却毫不动容,只说:“不出臣之所料也。” 曹cao就问,你觉得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眼看着春耕将至,为长久计,应当巩固战线,暂时不宜继续发起大规模进攻为好吧。是勋点头:“请朝廷明诏,奖掖王柔,使仲达徐徐收取太原、西河。子孝处,以固守为要。” 曹仁、乐进这个时候已经占据了高都和泫氏,距离上党郡治长子不远了。但他们兵力有限,高幹又即将抵达长子,再想继续北推是很困难的。好在泫氏以北有羊头山,天然把上党郡分隔为二——也即后世的晋城盆地和长治盆地——故而不如拒山而守,等高幹、郭援粮尽自乱。 半个上党郡,能够供应得起你们数万大军吗?河北袁绍,本身粮食就未够吃了,还能支援你们多少? 乱世之中,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各家都缺粮——曹cao全靠着屯田之策,才勉强能够丰衣足食——所以当初沮授等人才劝袁绍先别跟曹cao正面见仗,缓缓前推,两翼sao扰,压迫对方就得,然后花一两年的时间回复河北的农业生产。可惜曹cao小小吃个败仗,袁绍就志得意满起来,直进官渡,想跟曹cao决战。因而想也想得到,今年他又得饿肚子啊。 是勋窃喜的是,屯田之策,这一世是他献给曹cao的。抢了枣祗的功劳…… 当然啦,因为这年月农业生产水平的低下。光靠屯田也就勉强吃个半饱而已,不是说妙计一出,曹家立刻称雄天下。但好在这一世曹cao屯田比较早,经过这么多年的积聚,再加上不战而收徐州、轻松占据淮上、牢牢掌控关中,其隐性实力,终于拉开了袁绍好几条街啦。 曹cao起步比袁绍晚,是勋原本觉得。虽经自己上蹿下跳,到处游说,改变了原本的历史轨迹,但曹家的地盘儿也没多大变化嘛,袁绍还提前发兵了,觉得这仗有点儿险。如今再仔细分析,自己确实是干了不少事儿啦。以今日之曹军,对敌袁绍,焉有不胜之理啊? 只可惜,曹cao虽然看得清、想得明自己的功劳,却无法跟原本的历史相比较,缺乏强大落差。认识就未免不够深刻…… 不过是勋掉过头去也在想,原本历史上的官渡大战,袁绍尽失沮授、田丰、许攸。那算袁家班里智谋最超卓的三位谋士,尤其前两位在节cao上也没太大污点,既不贪污**。也不拉帮结派。等这仨降一挂俩,剩下审配、逄纪、辛评、郭图。不但能力上要等而下之,而且相互攻讦,就搞得袁家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如今沮授、许攸还在河北,岂肯坐以待毙?他们还能再搞出什么花样来呢?不可不防啊。 因而提醒曹cao,你可别因为实力稳占上风就志得意满了,自古骄兵必败,多难反易兴邦。曹cao点头:“文若亦言及此,cao自省得。”是勋心说可恶啊,又被荀彧抢在头里了……话说上回荀彧怂恿曹cao剥夺了自己的兵权,是不是因为探查到了自己对他的竞争意识?天可怜见,荀令君你做曹cao手下第一人,我也就望着你的背影争取要做第二人而已,还真没想直接盖过你去。 他心里虽然这么想,可还是忍不住要跟荀彧别别苗头,眼珠一转,笑问曹cao道:“袁本初四世三公,河北户口繁盛、兵马强壮,而主公独能胜之,何也?”曹cao瞟他一眼,心说这几年来无数人在我耳朵边上递话,说我肯定能超过和打败袁绍——其中也包括你是宏辅——今天你又提起这话碴儿来,肯定是有新想法啦。那就别卖关子了,直接开口吧——“宏辅有何所见?” 是勋撇一撇嘴角,露出一种淡然而胸有成竹的微笑——这是他最近照着镜子反复练习过的,觉得这么笑最合乎自己现在的身份,显得既潇洒而又深沉,换言之,最大尾巴狼——乃云:“主公之勇、之智、之信、之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大势,皆过于绍,然主虽强,若臣皆弱,亦无以胜也。以勋观之,主公之胜袁绍,胜在上下一心,袁绍之败于主公者,非智不侔也,非力不敌也,乃属吏皆怀二意,君不能信臣,臣不能相睦故也。” 曹cao一边听一边点头。是勋继续说道:“沮授能明大势,且善御众,乃天资袁绍也,惜乎绍不能用,反分其权于淳于琼、郭图。郭图、审配,各结党与,争势夺权,而绍不能制也。因而主公破绍,谋争为上,兵争为下——吾闻许子远与主公有旧,其家南阳,又为主公所制,未知能说此人倒戈来投否?” 历史上的许攸,机会主义面目非常显而易见,他最早就曾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