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愿为云敞 (第1/2页)
太中大夫孔融,这两年以专挑曹cao的错儿为己任,而且往往不肯直言,非要拐弯儿,挑错的同时还侮辱曹cao的人格和智商。 要说这个时候的曹cao,倒还没有落到晚年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的地步,而且也希望有几个家伙时不时跳出来唱唱反调,好表现一下自己的容人之量,粉饰一下朝廷的“民主”,以向天下人宣布:我是重臣,但不是权臣。 在这方面,郗虑郗鸿豫就做得很好,他以已故的老师郑玄为榜样,经常站出来反对曹cao的施政,但基本上都是小骂大帮忙,所以曹cao对郗虑的宠信是与日俱增啊。孔融则不同,比方前几天,他新写了一篇文章以评价班固的《汉书》,其中就说《汉书》里很多章节照抄《史记》,结果以讹传讹,司马迁写错了的,班固也照样错了。 马、班二人错在何处呢?孔融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例就是,文帝曾经问两位丞相,“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答不上来,满身大汗,陈平却回答说:“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相关问题自当询问相关部门,咱当丞相的不管细务。 孔融说这话记录错了,经过本人考证,陈平的原话应该是:“陛下即问决狱,责刺jianian;问钱谷,责东曹。” 刺jianian全名“刺jianian令史”,本来是军中执法官,王莽时代在中央设左右刺jianian,在各诸侯封地亦设刺jianian,掌监察权。曹cao当上丞相以后,亦在相府中增设此职,负责刑狱。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刺jianian和校事是两套班子,一块牌子,在军中的时候,一个叫“刺jianian令史”,一个叫“抚军都尉”,换成相府属吏,全都归入“刺jianian令史”,但职责略有差异——校事是管探查机密、弹劾官员、搜捕罪犯的,刺jianian则负责审断校事报上来的案件。 至于孔融所说的“东曹”,是指“丞相东曹掾”。相府中除丞相司直、丞相长史、丞相征史等辅佐官外,具体事务分曹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东、西二曹,各负责包括议曹、辞曹、法曹在内的十几个分部门。其中主民户农桑的户曹、主仓谷的仓曹、主钱币盐铁的金曹,也就是相关财税的部门,是归入东曹辖下的。 所以孔融才说陈平的原话是:陛下要问审案问题,就去找刺jianian令史吧,要问财政问题,就去找丞相东曹掾吧——一句话,你得问相府班子,而不是问正经的朝官。 他这话什么意思?他分明在讽刺曹cao内外大权一把抓,彻底架空了朝廷,而把自家的相府造成了一座小朝廷啊。你说曹cao听了这事儿能不生气吗? 曹cao当场气得头风病犯,正咬着牙跟大堂上处断公事呢,赶上是勋出巡海、徐二州,前来复命。曹cao当即想起来,你是家也算是孔融的故吏啊,忍不住就一瞪是勋,撒闲气说,还不是你故主孔融把我给气着了? 是勋也不吃惊,也不撇清,只是淡淡一笑,说你那么讨厌孔融啊,既然如此,为何不干脆宰了他? 曹cao和曹政闻言都是一惊啊。曹cao心说别人劝我杀孔融,那都可以理解——郗虑背地里说了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可是你是宏辅不能这么说啊。孔融怎么说也是你……起码是你家长辈的故主,虽然咱们都讨厌门生故吏那套吧,但时风便是如此,也不好彻底地拧着干。若我要杀孔融,你不但不能赞成,还得装模作样地劝谏几句,起码也闷着头不说话吧,怎么我还没说啥呢,你反倒主动建议我杀孔融?你还要不要脸啦,还要不要你的名声啦? 曹cao脑仁儿疼得倒吸一口凉气,沉下脸来问是勋:“宏辅此言何意也?若杀孔文举,与卿何益?”对你有啥好处啊? 他本来以为是勋会说:对我是没啥好处,但是对主公你有好处啊,我这是一片忠心哪——当然以是勋的地位和水平,话不会说得那么直白。可是谁想到是勋却说:“主公若杀孔公,则勋可为云幼儒,名传千古矣,安得无益?” 曹cao闻言,双眉顿时一挑,咬牙切齿地道:“卿便不惧为朱伯厚、蔡伯喈耶?!” 是勋所说的云幼儒,单名一个敞字,曾经在博士吴章门下学过《尚书》。前汉平帝年间,吴章因为反对王莽而遭诛杀,弃尸于长安东市,门生千余人一哄而散,都改名换姓去另投名师了,只有当时担任司徒掾的云敞主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