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1、增岁添丁  (第1/1页)
    有王胖子带队远渡重洋,这事儿就简单多了。    慢慢发展着,以后还可以在上塰远郊建立一个物流基地,以此为基础继续向整个南方拓展。    运输队连横合纵以后,效率大大提高了。    白沟那边的中转物流中心也迅速成立了。    刘宋村本来就有场地,先把简易仓库搭起来,一边干一边继续建设就可以了。    得亏有铁维顺这么个自己人。    这边以后就成为整个华北的中转站了,在这个法制不健全的年代里,要是没有自己人那就得cao没完没了的心。    当初,童建国到央视打广告时,一下就“猜出”他们将举办83春晚。    当时,纪科长还不打准儿,但还是承诺一旦确定下来就肯定会给童建国留一个晚会现场的座位。    童建国当然是十拿九稳的。    纪科长一直到10月份才确定下来,立刻给童建国打来电话:“成了!童总!你总是料事如神啊!”    “哈哈,春晚确定下来了吧?”    “是啊,现在就开始定嘉宾了,你准备好哦!”    “哈哈,来得及。”    童建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自己亲自去参加春晚。    可叫谁去好呢?    他一直没想好。    刘清涛比较闷,高岩也不适应那样的大场面。    也就王胖子爱热闹。    可这家伙嘴上没把门儿的,别上去闹笑话。    接到纪科长的电话后,童建国想来想去。    回到家里,坐到饭桌前时,童建国突然灵机一动。    干!干脆咱再玩一鱼两吃的伎俩。    就让小义去!    童建义比较机灵,能够应付大场面。    就让她背着红星公文包。    包上有红星箱包的LOGO,再烫印上一行字:益新饲料。    既宣传了红星箱包又宣传了益新饲料。    “哈哈!我真是天才啊!”    吃着饭,童建国都忍不住笑起来。    “蛇精病啊?不好好吃饭。”    赵君在一旁训斥。    童筝在一旁举着勺子学舌:“不吃饭不是好孩子!”    “嗯,来,爸爸喂你!”    “不用!”    童筝使劲晃着脑袋,鼻涕都快流到碗里了。    童建国赶紧拿手指帮他擦了擦。    “是不是感冒了?”    赵君摇摇头:“没事儿,就是有点炎症,这几天用生理盐水给他洗一洗就好了。”    三个小宝贝儿一天比一天大了,也一天比一天省心了。    团团的残缺鼻子也越看越顺眼。    都无法想象她将来装上鼻子会是什么样子。    定下让小义参加春晚,童建国第二天就赶紧开着皮卡来听取她的意见。    “哈哈!还有这等好事!”    童建义显然也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到时候你的产能顶的上吗?”    “顶的上!”    “真假的?现在农村也已经有很多电视了,你要是顶不上就亏大了。”    跟箱包拉链类似,饲料打广告并不完全是给养猪大户看的。    而是给乡镇供销社、农资公司的头头脑脑们看的。    1981年以前,买电视是要凭票的。    眼下,电视已经可以随便买了。    社会上的电视保有量在最近半年内急速增加。    光是童建国父母那片居民区,黑白电视普及率也差不多达到一半了。    农村增加更迅猛。    因为农村没有工业票,很多万元户都没能买到黑白电视。    眼下,不再凭票了,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就开始纷纷往家搬电视了。    虽然总体来说农村还是比城市贫穷,但十分之一的电视保有率还是有了。    童建义拿着小本子给童建国算账:“你看啊,咱们刚试生产那会儿产能是平均一年1000吨。经过这段时间的调试,一年的产能已经能达到6000吨了。咱再进几台粉碎机、搅拌机,到春节那会儿产能3万吨应该没问题。”    “嗯,那就行。”    “你们现在就应该给我们订制包包。”    “哪用订制啊,你在我们眼下的包包里面选一种,给你印上金字就可以了。”    “嗯,多印制些。”    “就你自己参加春晚,印那么多干嘛?”    “哈哈,我给业务员一人发一个,还有下去推广时当做礼物送给供销社的人,不捎带着帮咱们宣传了吗?”    “那就给你印1000个。”    “好啊,够用了。”    “不是免费的啊。”    “必须地。”    “啥?”    “必须不免费。”    进入80年代以来,社会还是大大地进步了。    童建国是1977年最后一天来到这个世界的。    那几年,一到秋冬时节各个家庭都会忙碌起来,也会有各种事情发生。    买冬储大白菜、挖烧炉子用的红泥巴、修窗修门……    反正这会儿的男人都得是多面手。    每年因为挖红泥巴砸死的人总有几个。    生炉子被煤烟熏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还有买冬储大白菜挤破脑袋的。    到了80年代,这种事已经越来越少了。    大白菜基本是敞开供应了,只要抽出小半天的时间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甚至可以挑挑拣拣,买点好白菜。    今年,箱包厂就干脆把这当做福利。    从青山村田地里直接买回来上好的白菜,每名职工分一麻袋。    不许挑挑拣拣,拿了就走。    童建国也颠儿颠儿地拿了一麻袋,给老妈送过来。    搬到新家以后,童建国和赵君的小家已经不冬储蔬菜了,顶多存点水果。    因为红塔罐头厂跟冷库有合作,童建国想吃点啥新鲜蔬菜直接去拿就行了。    但老爸老妈还保持着冬储传统。    不光要往地窖里放,还得往大缸里放——渍酸菜。    这玩意隔三差五吃一吃还是相当得劲儿的。    酸菜猪rou粉条、酸菜血肠……想一想都直流口水。    要不王胖子、刘清涛他们家里不肯拆炉灶呢。    渍酸菜必须用大锅啊。    一般的小锅渍不出那种地道的味道来。    童建国老妈最擅长这个。    渍酸菜这天,哥俩特地回来帮忙。    因为今年叶淑珍打算渍两缸酸菜。    “建军,小田现在爱吃酸的还是辣的啊?”    “好像都还行……”    “这叫咋回事?”    童建国在一旁听着不由得大喜。    老弟结婚都一年了,童建国都有点替他着急了,恨不能指点他几下。    眼下总算是开花结果了。    好啊!又要有新的家庭成员了。    “来!妈,我来烧火!”    哥俩忙活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