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高利代  (第1/1页)
    “嘿嘿,拿错了。”    童建国故意说。    “讨厌!”    赵君气哼哼地,要把拉杆儿箱拎起来放到柜子里,却发现挺沉的。    “咦?你还装上东西了?”    “是吗?呵呵!”    “哼!”    从童建国狡黠的眼神里,赵君感觉有猫腻。    蹲下来小心翼翼打开拉杆儿箱,看到里面的一沓一沓大团结,她顿时惊呆了。    “这么多钱?”    赵君欣喜地摸着钱,但她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你们单位的吧?拿来家干什么?”    “咱自己的钱怎么不能拿回家?”    “瞎说!骗人!”    年初时,童建国花掉了这几年攒下的一万多块钱收拾新房,赵君还心疼的不行。    眼下,突然有2万块钱了,她当然不相信了。    “当然是咱自己的了傻瓜!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赵君这才相信了,惊喜地抓起一沓沓钱看着,好像她能看出有什么不同似地。    跟大多数女人不同,赵君真不是个财迷。    甚至结婚前和刚结婚那会儿都得童建国把着钱。    因为她没有金钱概念。    要么不会花钱,要么就花冒了。    一连有三个宝贝儿了,赵君才开始有金钱概念了。    虽然小两口手头比较宽裕。    但住家过日子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不可能由着性子来,渐渐就知道钱的重要性了。    也变得“财迷”起来。    “老婆,这些钱都给你,今晚让我飘一下吧……”    赵君蹲在地上,就像只大号鸭梨,童建国看着忍不住咽口水。    “滚!这钱本来就是我的!”    说着,赵君夸张地展开双臂搂着一箱的钱。    “那当然了,不过老婆也是我的……”    赵君摆弄一会儿钱,又整整齐齐地放好了,“这么多钱跟家里放着不方便,明天我拿到银行存起来。”    “你拎着大箱子啊?不怕被人劫财劫色啊?”    “哈哈,怎么会呢,就你整天惦记我。”    其实,别说这些钱了。    光是拎着拉杆儿箱在街上走一圈都会引来艳羡的目光。    艳羡的未必是赵君,而是她手里的这个拉杆儿箱。    “还是明天我开车到银行去存吧。”    “存死期的啊!五年的!”    “存那么长干嘛?一年就行了。”    “太低了。”    眼下,银行利息很高,一年期存款利率是5.76。    81年,全国发行了国库券,全民和集体企业都有摊派,官儿越大摊派越多。    童建国自己就摊派到八百元。    而且利息极坑,10年期限,每年利息4厘,从第六年开始返还本金,分五年还清。    全踏马当打水漂了。    别说这点儿,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童建国也没看上眼儿。    眼下随便买几块儿银元都比存银行强百倍啊。    更别提买房买地买古董了。    最不济买邮票也行。    童建国1980年花640元买100版猴儿票时,赵君还骂他败家子。    到眼下,6.4元一版的猴儿票都炒到20元了,涨了三倍不止。    可这些跟赵君说不清,童建国就随口道:“存长了不划算,因为以后利息还能涨呢。”    “真的吗?”    “差不多……”    从1978年开始,银行利率确实是一直上涨的。    1978年一年期银行利率是3.24。    1979年一年期银行利率是3.78。    ……    眼下,1983年,一年期银行利率是5.76。    而且,童建国隐约记得,这种上涨的趋势会一直持续10年。    当然,以后利息上涨了,但其实比眼下更亏。    比如,1988年一年期银行利率是7.68,但通胀率高达18.8。    就等于100元存到银行里,一年后取出来就变成90元了。    1994年更凶残,一年期银行利率是10.98,通胀率却高达24.1。    要不怎么说人是最不长记性的,个个都记吃不记打。    可要是长记性的话,早就疯掉了。    就像《芙蓉镇》里的疯子一样。    运动了!运动了!十年八年再来一次!    生而为人,没有比当下的快乐更值得珍惜了。    虽然童建国时不时满嘴跑火车,但他的深谋远虑赵君还是心悦诚服的。    听童建国说以后利息还会上涨,她连忙将拉杆儿箱重新合上了,把拉链拉的严严实实,继续竖到床头旁了。    “老婆你这几天怎么不穿牛仔裤了?”    “哼!胖了,怪勒得慌……”    “不胖,刚刚好嘛……”    “胖……”    看来哪个年代都一样,女人就爱跟自己身上的rourou较劲。    赵君有一米七三,刚结婚那会儿不到一百一十斤。    生完老大后变化也不大,生老二后就一下长到120斤了。    眼下又涨到130斤了。    臀围都将近一米了。    在这个国民普遍瘦弱的年代里,确实够大只的。    但童建国却觉得老婆更美了。    因为她腰围几乎没增加多少,还是不到70公分的样子。    “好吧,那我明天穿那条牛仔裤吧,反正有大衣挡着。”    “嗯,咱家的东西不给别人看。”    “坏人!”    “还有那个小靴子也挺好看吧?”    “好看是好看,就是鞋跟儿有点高哦,感觉都有五公分了。”    “还好,还好,更显得老婆前凸后翘……”    “哼!小矮子,又惦记小板凳儿……”    “嗯,俺就喜欢这种征服的赶脚。”    “坏人……”    再有一个月童建义就该参加春晚了。    央视的广告效应都这么厉害,春晚就更不用说了,怎么也顶的上10次广告。    当然,要是利用不好这次机会,搞不好就会砸了自己的牌子。    就像若干年后的秦池一样,开进一辆桑塔纳赚回一辆奥迪。    可丫产能上不来,最后活活把自己搞死了。    去年10月,童建国就特地到饲料厂来,跟童建义商讨对策。    当时,童建义就已经把产能提到万吨了。    并且答应再增加机器设备,春节前提到3万吨产能。    眼下,两个多月过去,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元旦过后,童建国特地开车来看看。    “哥,奖金收到了吧。”    “你这家伙,胆子真大,哪敢这么发钱……”    “咋不能呢?咱是乡镇企业,自负盈亏,多挣多发,少挣少发,不挣不发,这符合中央第89号文件……”    “得了,得了。”    童建义的胆大跟老温不同,她是胆大心细,把郭嘉政策、各种文件精神吃的很透。    “哥,你来看看咱们仓库!”    童建义显然也知道老哥此行的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