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_剑指汉城-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剑指汉城-5 (第2/2页)

奇地看着,不禁有些尴尬,自嘲地笑了一下,即刻转身,向南走去。

    既然现在也无事,何不追寻着自己当年的脚步,再去寻找一下那些惨痛又美好的回忆如此想着,唐卫轩便继续慢慢向城东南的练光亭走去。

    随着大明、朝鲜联军光复平壤,城中似乎也恢复了不少生气,这一路上,不少小店已经开门,路边也有不少人铺了张席子,在贩卖各式物品。不过,唐卫轩细心留意一下就立刻发现,店铺中的各类货品实际非常稀少,而那些在路边贩卖的物品,也多像是自家使用多年的旧物。也难怪,平壤刚刚光复,各类物资奇缺,但大家总要吃饭,只得变卖家中仅剩的各类物品,换取一家老小的食粮。

    一路走着,不多时,便望到了不远处的练光亭。

    可是,就在望到它的那一刹那,当年桂月香香消玉殒的那一幕就已经历历在目,浮现在眼前。只怕自己到了练光亭后更加触景生情,唐卫轩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实在不忍再往前走一步。

    唉。

    正待转身回营,路边一个百姓所贩卖的物件,却紧紧吸引住了唐卫轩的目光。

    那百姓摆在席子上所贩卖的,竟是几株桂树苗看来,此人家中也无什么可以再变卖,竟然连自家栽种的树苗也拿出来卖了。虽然这百废待兴的平壤城中,对于这几棵不起眼的树苗几乎无人问津,而对于唐卫轩来说,这似乎是上天的一个暗示。或许,也正是一个最好的缅怀旧人的方式。

    毫不犹豫地付了银两,挑选了一株桂树苗,唐卫轩便小心翼翼地捧起树苗,转头直奔大同门出城而去。

    一路上,抱着棵树苗的唐卫轩自然吸引了无数的目光,连守门的明军士卒,也是满脸惊异。一个锦衣卫总旗官,抱了棵树苗出城而去,实在是匪夷所思但是,唐卫轩一身锦衣卫装束,加上此时又未戒严,守军自然也不便查问,皱着眉头,直接放行了。

    出了大同门,再小心翼翼地挑选了一处坚实的冰面,唐卫轩踏过大同江。在细心挑选了一处可以尽览整个平壤城和大同江风光的缓坡后,唐卫轩用刀鞘精心挖好了一个树坑,轻轻地放入了这颗桂树苗。而后用土细细地盖实,又从一旁的山涧小溪中凿破冰面,摘下头顶的铁盔,舀出些水来,端回树苗旁,弯下腰,稍稍浇灌了一些。

    完成了这一切,唐卫轩才终于默默地再次站起身。

    静静地立在此处,看着眼前这株刚刚栽好的桂树苗,唐卫轩的心绪似乎立刻平静了许多。慢慢地立在当处,似乎也突然间想清楚了很多事情,从过去的种种纠葛,到自己的命运。

    或许自己的性格,本就不太适合作一个锦衣卫的将官吧。虽然战场之上自己依然可以雷厉风行、保持着作为将领所必需具备的冷静和决绝。但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似乎依旧有太多的顾虑和杂念。

    回想到之前校场上吴惟忠拍着自己的肩膀所说的那四个字:“慈不掌兵。”是啊,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自己也能明白为何之前李如松会决定用生死对决的方式来处理俘虏。一来,可以近距离地再次一观敌军,尤其是倭军的战力。同时,也间接筛选出那些最为勇悍的倭军俘虏,押回京城。既是献俘表功,向皇上和朝廷汇报战果,更可以借这些勇悍的俘虏,暗示倭军的战力不凡、征伐不易,日后也可以更好地讨要兵员粮饷的补给。毕竟,明军此战虽胜,但也一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即便是李如松的心中,大概也觉得要想将十几万倭军全部斩草除根,恐怕也不会是一项简单的使命。

    虽然这些事情自己心中也渐渐可以洞然,但个人的性格与理念却依然在暗暗抵触着某些作法。毕竟,无论杀俘杀降,自古不详。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之上,自己可以毫不犹豫地斩杀敌军;但面对赤手空拳的对手,似乎自己又缺了一分决绝和果敢。

    唐卫轩静静地站在桂树前,就如同在向一位红颜知己徐徐道来般,旁若无人地一倾心中的所想。。。

    待吐尽了心中块垒,一阵山风拂过,鬓间的散发被吹起,额头微微渗出的汗水起了层冰霜,但唐卫轩毫不在意,手挎铁盔,和这株婀娜的桂树苗一道,遥遥望着不远处巍峨雄壮的平壤城。。。

    这一刻,心中竟是如此的平静和安宁。。。

    。。。

    “请问。。。阁下可是唐将军”一个柔柔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猛地打断了唐卫轩的心绪。

    唐卫轩心下一惊,平壤附近虽然已经是明军的控制范围,但是很难说附近是否还伏有倭军或朝鲜降军的残敌,何况此时唐卫轩身边一个明军士卒都没有。

    本能地握紧了刀柄,急忙转身一看,身后不远处,竟是一个朝鲜人装扮的女子,正在谨小慎微地仔细打量着自己。。。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