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_剑指汉城-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剑指汉城-19 (第2/2页)

山口外,漫山遍野,尽是倭军的大小旗帜。。。目光所及,都是数不清的倭军士卒,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总人数恐怕足有两万人以上

    而在这片人海之中,只有正前方的一个小山丘上,矗立着一杆大明的龙旗。隔着无数的倭军,清晰可见,那是查大受的三千人马,正在困守着山丘,奋力抵挡着一波接一波倭军的轮番猛攻。

    两军交锋处,早已摞满了双方士卒的尸体,堆砌出一道低矮的“护墙”。而依然站着的双方士卒们,正毫不在意地站在那些尸体堆成的“护墙”上,继续厮杀。震天的喊杀声中,不时有人倒下,慢慢地将这“护墙”垫高了一寸又一寸。

    “还愣着干什么跟上”最先回过神来的唐卫轩一声怒吼,立刻叫醒了正在惊异地望着如此残酷的战场、而忘了紧紧跟上冲锋的一干锦衣卫们。

    眼见李如松的前队已经头也不回地直直杀进了倭军阵中,此刻更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唐卫轩厉声喝令一干锦衣卫,紧紧跟着李如松当先的一百来人,也径直冲入了倭军的重围之中。

    一千明军,在大明东征提督李如松的亲自率领下,如一把利刃一般,直直穿过了倭军的重围。一马当先的李如松更是亲手执刃,在前开道。所过之处,只留下一路倭军的残尸断肢。

    不知是李如松的这支亲卫军果然了得,还是倭军的确没有料到在围攻山丘上明军的时候,背后竟然又猛地杀出来一支明军。或者两者皆有,片刻间,一千明军已势如破竹地杀透了倭军的重围。

    山头激战的明军将士面对倭军的重重包围和四面围攻,在查大受的率领下,本已抱了与敌同归于尽的决心。奈何敌军占据绝对人数优势,一次次的围攻中,已有一千明军倒在血泊之中,剩余的两千人也已渐渐不支。猛地听到北面传来一声熟悉的明军冲锋号,又见一千明军从倭军背后杀出,穿阵而过。眼看这一千明军已经杀上了山丘,与己方合兵一处,众将士不由得欣喜若狂,士气大振

    而正在围攻山丘的众倭军,面对着仅有区区三千人的明军,竟然迟迟未能攻克。久攻不下间,士气本就渐渐低迷,又忽然看到大明的援军已至。未待将领们下令,不少倭军士卒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溃退的迹象。此消彼长间,本已快攻上山丘的倭军又被明军赶到了山腰以下。

    就在查大受所部将士满心期待,想看看率兵来救援自己的到底是哪位明军将领时,援军中的当先一人已经勒住了缰绳,执剑立马于众守军面前。还能行动的明军纷纷围拢上来,远处的士卒看不太清,隔着众人,只能看到此人一身甲胄、连同背后的战袍,都已经浸满鲜红的血迹,一柄耀眼的宝剑握在其手,似乎还在缓缓地向下滴淌着剑刃上的残血。

    而近处的士卒在看清来人面容的一瞬间,个个目瞪口呆。谁会想到,亲自提刀上马,带头冲锋,直接率领着一干援军、硬生生杀出了一个缺口、一马当先冲上砺石岭的,竟然就是东征大军的提督大人李如松

    片刻的寂静后,砺石岭上的明军立刻欢声雷动:

    “万岁”“万岁”

    也顾不上这样欢呼是否有所僭越,群情激昂的欢呼声中,明军的士气也高涨到顶点。同时,紧紧跟随着李如松的一千明军,连同唐卫轩的锦衣卫们,也一同杀上了砺石岭。

    方才千军万马之中,透阵而过,而今立马高处,环眺四周那人头攒动的数万敌军,心中油然升起豪情万丈。就连那天空中的阴云,似乎都被这炽烈的豪情劈开了一道裂缝,透下了一缕耀眼的阳光。

    痛快

    不仅是胸中似有波涛汹涌的唐卫轩,就连一旁的程本举也是满脸涨红,激动不已:“哈哈,这趟没白来”

    正在这时,守军中忽然挤出来一员长着络腮胡子的明军将领,直接来到李如松的马前,单膝拜倒在地。

    “大帅。。。”来人正是查大受。想不到一向爽朗的查大受,此时竟也会有些泣不成声。

    “少废话”李如松直接厉声打断了查大受,“有话等杀出一条血路,留着命回去以后再说。”

    话音刚落,李如松便直接跃马登至砺石岭制高点,一把抓起插在地上的大明龙旗,高高举起在空中,向着周围所有的明军士卒大吼一声,“全军听令,跟着本帅”

    一时间,砺石岭上鸦雀无声,几千双眼睛紧紧盯着立马山顶、高举龙旗的李如松。

    只见李如松手中的三尺寒锋划空而过,朝着北面的望客砚方向稳稳一指:

    “杀出去”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