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_抉择-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抉择-16 (第2/2页)



    这时,唐卫轩才弄明白程本举刚才的意思。之前面对张世爵、吴惟忠等人时,李如松只是说据实上报,但并未提到保举升迁之事。这也是因为,即便李如松身为大军的提督,对手下部将甚至有生杀予夺的临机专断之权,但像对张世爵这样总兵级别的高级武官,任免升迁之事,绝非是李如松一个人能够做得了主的。最终还是要朝廷的内阁、兵部,根据所报的功劳,给出封赏或升迁的决定,最后由皇帝认可,方可执行。至于吴惟忠这样的中级将领,评功虽然相对没有那么严格,但也在李如松的职权之外。

    但是,像正五品以下的官职,李如松却可以在战报中一并保举。一般朝廷内的重臣也不会去刻意在意这样中低级的官职任免,虽然通常还是要经过兵部、吏部等部的程序走个过场,但只要不是太过牵强的,都是直接依照保举的意见来进行升迁。比如,夏衍原本作为正六品的工部主事,李如松就直接保举其为从五品的员外郎,只要一切顺利、且工部员外郎尚有缺额的话,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同时,这也就是说,正六品的锦衣卫百户、乃至从五品的副千户,李如松也可以一样保举

    程本举原本听了许多,都是详叙其功,就有些担心会不会又像上次幸州之战那样,忙了半天,最后来个口头表扬。但看到夏衍的例子摆在前面,心里不免更加踏实,也愈发激动难耐了。。。

    这时,李如松的声音再次从主位上响起:“一场大火,烧光了倭军粮草的唐试百户与程总旗何在”

    这一刻终于到了。。。

    “末将在。”唐卫轩与程本举双双起身,应声答道。而后,也学着前面人的样子,离席上前,来到了李如松的面前。

    “斟酒来”李如松依然是那句话,随即有两个侍女各自端着一杯酒,来到了二人的面前。

    这一回,李如松却没有像之前那样说得如此详细,仅仅用一句话,就概括了二人的战功,但这句话的份量,倒是十足的重。只听李如松笑着说道:“火烧龙山、于倭军如釜底抽薪。光复汉城,你二人可居首功啊”

    一听这话,刚刚接过酒杯的程本举差点儿手一哆嗦,直接把杯子掉到地上。也不知李如松是不是一杯杯敬酒喝下去,有些喝高了,这么大的功劳都敢当面说出来。。。惊诧之余,唐卫轩和程本举都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心中却不约而同地想着,这会不会就是李如柏所说的惊喜。。。难不成,真的会连升两级

    二人正有些激动,李如松继续说道:“你二位虽然刚刚晋升不久,但鉴于助守幸州和火烧龙山的两项功劳,有功不赏,实在难以服人。所以,两项功劳加在一起。。。”

    听到这里,唐卫轩和程本举几乎已经在心里确定,看来这次真的是鸿运当头、即将要连升两级了。。。

    “本帅已保举你二人各自再升迁一级,分别为锦衣卫正六品百户、与从六品试百户。还望今后继续努力,越战越勇。。。”

    怎么,只升一级

    尽管升一级也已不低,但二人,尤其是程本举,这一刻,如同从高高的美好期望里掉下来一般、重重地跌落到现实的地面上。。。

    “谢。。。谢大帅”

    好在二人表面的礼数都不敢怠慢,谢过了李如松后,随即饮尽了杯中酒,而后迅速调整了情绪,行礼告退。

    但在转身的一刻,唐卫轩几乎可以听到程本举那内心之中透着失望的呼喊:“怎么两项功劳加在一起,却只升一级”

    而唐卫轩此时也有些疑惑:按理说,上次幸州之战的功劳既已不算,单算这一次的,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从普通的校尉升为锦衣卫百户,已经是破格升迁了。这回只升一级,倒也合乎情理。只是。。。这样一来,也就算是非常正常的结果,绝对谈不上是什么惊喜。那,李如柏之前所说的“惊喜”,又到底是什么呢。。。

    正在疑惑之间,背后却又传来李如松的声音:“唐试百户,莫急着归席,先且留步。”

    闻听此言,唐卫轩愣了一下,立刻转过身来,等候着下文。

    而李如松,却看着唐卫轩,嘴角翘着笑了笑,几乎毫无来由地说出了让唐卫轩匪夷所思地一句话:

    “唐试百户,还有一项功劳呢,怎么忘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