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_京城-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京城-6 (第2/2页)

的正门承天门门前。一行人随即跟着李如松拉缰下马,这时,立刻便有一队负责皇城禁卫的锦衣卫迎上前来,接过了几个人的马缰绳,同时也引着李如松带来的几个侍卫,带到了一边的哨所,稍事歇息。剩下为首的一个人大臂一挥,示意李如松跟随其先过承天门外的金水桥,再进承天门。

    见有人指引,还不太熟悉宫廷规矩的唐卫轩多少放心了些,也打算跟着李如松一同上桥过河。不过,却被另外几位锦衣卫拦了下来,转而带着韩千户、唐卫轩和程本举,从另外一座更加狭窄的桥上过。

    这时,唐卫轩才注意到,这承天门外的金水河上,一共是七座拱形石桥,形制还不太一样。最中间的一座石桥最为宽阔,装点雕琢也最为恢宏大气,一派帝王气象,一看就是皇上才能走的御道。而两旁的其余几座石桥便依次显得相对窄一些,虽然也大都以白石栏杆装饰,但雕刻的花纹等却依次降低。方才为首那名锦衣卫带着李如松走的,是中间最宽阔石桥旁左侧的第二条桥梁,而带着韩千户、程本举与自己走的,则是更靠外、也就是位于最外侧的石桥。

    一边过桥的过程中,程本举也在小声地帮着唐卫轩讲解道:“唐兄,你可能有所不知,中间那座是御路桥,通常只有天子能走。其次的两座,是王公桥,是宗室亲王们才能走的。而再外侧的两座,也就是李大帅走的,那便是品级桥,只有三品及以上文武官员才能走。咱们锦衣卫大概也就只有都指挥使骆大人可以走了。至于最外侧的两座,即咱们现在走的这两座,则叫公生桥。四品及以下官员,只能走这里。。。”

    唐卫轩没有想到,程本举对这些事情懂得还挺多。自己原来还对此不是很了解,也就基本知道中间那座是皇上才能走的,旁人不得僭越。至于其他几座桥的等级差别,反正暂时也没有机会到皇城担任禁卫,更不会从正门承天门进入皇城,所以也知之甚少。

    即便是朝廷的六部和宗人府、钦天监、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等各大衙门,甚至还包括锦衣卫衙门在内,也都在承天门外的一大片广场两侧,所以,唐卫轩原来也没少见这座气势恢宏、帝王气派的承天门与金水桥,但是,却还的确从来没有真真正正踏上过这里的金水桥一步。。。

    如今,刚刚下马,还没有进入皇城,就在自己本该十分熟悉的地方,差点儿犯了忌讳、逾制而行,唐卫轩的心中不禁变得更加谨小慎微,只是静静地跟在韩千户的身后,不敢再轻易越任何雷池一步。。。

    几个人过桥之后,又从承天门的侧门进入了皇城,继而又来到了第二重的午门。在穿越午门之后,正面所对着的除了又一座内金水桥外,便是壮丽辉煌、气象万千的皇极门。不过,带路的锦衣卫们却没有引着李如松一行继续向里走,而是向左拐了个弯,来到了位于旁边的一处便门。

    这里,早有几个拿着拂尘的公公在等着了。

    见李如松等人走了过来,为首的一名公公朝着迎面而来的李如松作了个揖,而后又随即抬起身来,用特有的尖细嗓音笑着说道:“李提督,咱家可候了您好久了。现在,皇上正和几位内阁大臣在武英殿议事,一并等着您去奏报前线敌情呢。。。”

    听这公公所发出的公鸭嗓般的声音,让人实在是有些不太舒服,另外,再加上那皮笑rou不笑的表情,更是让唐卫轩觉得后背有些微微发凉、直冒冷汗。而且,细细琢磨一下,这句看似陈述的话语中,似乎隐隐还有些埋怨李如松为何来得这样迟的意思。

    不过,李如松似乎并不以为忤,也许是碰巧没有听出这明显的话外之音,也许是根本就不在乎这些细枝末节,只是微微欠了下身,郑重说道:“李某得令之后,便快马加鞭赶来,稍稍延误之处,还请公公不要计较。”

    “呦瞧李提督您说的,咱家这些在宫里做下人的,哪里敢呢就是皇上他老人家若是一直等着,总不是个事儿啊。您说是吧”这公公不阴不晴地笑了笑,而后,也不待李如松回答,又拿眼扫了一下其身后的韩千户,问道:“这位。。。就是在朝鲜带队锦衣卫们的那位千户大人吧。”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