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_京城-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京城-15 (第2/2页)

而明确支持某一位皇子,更是犯了自古以来、武将不该卷入朝政的大忌,何况是太子储君之位的争夺。皇上即便因为有了李如松对皇三子的支持而感到一时高兴,但待欣喜之情渐渐平淡后,一旦再次想起此事时,难免不会怀疑一个手握重兵、又和自己某个儿子有所关联的将领,是否会有着意图不轨的野心。。。

    且不说皇三子如果最后未能登基,站错队的李如松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算是皇三子最终继承了大统,那么这个手握重兵、威望日隆、又兼有拥立之功的统兵大将,立刻就会由需要不断拉拢的坚定盟友,变为最棘手的眼中钉、rou中刺。除非像历史上少有的几代权臣一样、彻底架空皇帝,大权独揽,否则,其最后的下场,恐怕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唐卫轩既然自己都能想到这点,李如松大概也心中有数,而深谙权术之道的众臣和皇上,即便因为太子之位的争斗而一时忘记了,经过李如松的这番话后,也肯定回过了神来。绝对不能再牵扯任何一个在外统兵的将领来趟这浑水了。。。

    果然,皇上最先开口道:

    “嗯,李爱卿这番话说得极有道理。看来,李爱卿不仅忠勇可嘉,又知进退,恪守武将之道,朕心甚慰啊”

    听完皇上满意的评价后,赵首辅也立刻带头出列奏道:

    “皇上圣明臣亦以为,李提督深明朝廷法度、严守礼制,实乃我朝众位臣僚之楷模,更是我大明难得之良将,可堪大任”

    赵首辅的一番话,也随即得到了后列的几位大臣的响应。

    “皇上圣明李提督的确可堪大任”

    “皇上慧眼如炬,李提督确是忠勇兼备之良将”

    “我大明上有贤明君王,下有忠臣良将,实乃社稷之福”

    。。。

    一时间,刚才颇为紧张的气氛,又迅速得以缓解。皇上的言语之中,似乎有些轻松,也有点儿失落,待殿内的几位大臣都说完后,最后说道:

    “嗯,诸位爱卿之言,皆深合朕意。今日关于朝鲜之事,就先议到这吧。”

    说罢,皇上似乎也站起了身来,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语气中似乎也有些疲惫了,但还是为这次商讨最终作了一番总结:

    “虽然我王师已陆续撤回、议和册封之事由石尚书主持cao办,当无大碍。但鉴于倭情狡诈,未可遽称事完。先草拟个嘉奖各部有功将士的诏书,至于向天下昭告朝鲜战事已经平息之事,还是像今天一早说的那样,先暂缓一下吧。”

    “臣等遵旨”

    赵首辅带头,殿内的几位众臣,领旨受命。

    只是,唐卫轩却感到心中一紧。

    怎么“倭情狡诈,未可遽称事完”

    难不成,这仗,在皇上看来,很有可能还没有结束吗。。。

    不过,唐卫轩还没来得及多想,众人就一同行礼叩拜,恭送皇上离殿而去。

    “臣等恭送圣上”

    待唐卫轩再次起身之时,皇上的脚步声早已走远。唐卫轩才慢慢回过了神来,也终于可以抬起头来,仔细看一眼这宽敞大殿的全景,以及面前那方皇上刚刚用过的御案了。

    只见绘着飞龙在天的金色屏风前,一方裹着明黄色布料的桌案,端端正正地摆在了自己面前的不远处,雕绘着龙飞凤舞的镶金椅子上,已然空空如也,但却仿佛依旧宣示着一个帝国无穷的威严。

    第一次看着一张只能皇帝来坐的御椅,唐卫轩也不由得有些心潮澎湃。虽然自问自己没有什么野心,但望着那空空的椅子,却感到似乎有种难以名状的奇妙魅力,在潜移默化地吸引着自己。心底的一个闪念之中,似乎也有一个想上去坐一坐、感受一下君临天下的莫名冲动。。。

    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也就是一闪而过而已。但这一刻,唐卫轩似乎忽然明白了,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人,连命也不要,甚至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都想试着坐一回那把独一无二的至尊之位。

    想到这里,唐卫轩原本心中对皇长子和皇三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似乎有些理解了。如果像自己这样的寻常之人,看到那把椅子之时,都会莫名地生出一些一闪而过的非分之想,身为当朝的皇子,又怎么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呢。。。

    只是,未来这江山究竟有谁来坐,又有谁能知道呢

    更不知,自古至今,有多少回,为了那把椅子,都曾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