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战 (第3/3页)
一个是抚军中郎将,一个是军师中郎将,因此实际上张辽现在只是张飞的部下,做长官的,手下立功,自己脸上也有光,自然不存在嫉妒。 只是张飞已经很久没打仗了,经常在刘备耳边念叨“吾常身不离鞍,髀rou皆消;今不复骑,髀里rou生矣。”弄得刘备耳朵都快起茧子。 现在张辽为先锋立下大功,张飞当时候有点坐不住了,马上站起来嚷嚷道:“大哥,文远虽胆气过人,可我也不差,且他此战累了,需要休息,下一战,该我打头阵了吧。” 刘备知道他急,摆摆手道:“好好好,下一战你打头阵,不过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哪里,还是先听听二位军师的话。” 沮授笑道:“明公,其实要破袁术也不难。” “哦?” 刘备问道:“计将安出?” 沮授看了眼田丰,田丰就沉吟道:“袁术兵分三路,兵力被严重削弱,我们可以集中兵力,一举击破其主力。” “不错,根据军情司密报,此次袁术在汝南只有五六万大军,而我们与曹cao合军就有五万,再加上孙策的兵马,在总兵力上,已经超过了袁术。” 沮授继续分析道:“除此之外,如果不想打硬仗的话,还可以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刘备想了想,说道:“莫不是趁着袁术主力外出,从徐州南下,直取扬州?” “是的,而且此策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夺取徐州。” 田丰摸了摸胡须,眼睛里露出丝丝光亮:“曹cao在徐州的兵马不多,已经被袁术赶走,现在如果让一大将领兵,再配合东海国的蔡阳陈珪等人,顺便就可以将整个徐州纳入囊中。” 之前曹cao得知袁术意图,知道南面无压力后,就已经把后方留守的曹仁调到了前线,趁着吕布新败,一路穷追猛打,收复了除陈留以外的大半个兖州。 不过他在广陵还留了夏侯惇和程昱,只是夏侯惇的兵力太少,这次袁术兵分三路,其中一路就是北上攻打徐州,夏侯惇和程昱不能抵抗,已经败退到了下邳,如果这个时候刘备军南下,确实可以顺便把徐州拿在手里。 只是刘备想了想,还是摇摇头道:“算了,若是如此,难免有抢夺盟友基业的嫌疑。” 沮授和田丰早就料到刘备还有偶像包袱,他这个人别的不在意,就是太在意名望。有的时候名望确实能给人带来好处,但恰恰也会成为一种锁链,将人束缚住。 所以二人只是笑了笑,互相对视一眼,沮授就说道:“明公,如果我们自己占领,确实有夺盟友基业之嫌,不过如果我们出兵之后,将徐州夺回来,此时朝廷再派来广陵下邳彭城等地的太守,那就不关我们的事情了,你说呢?” 朝廷派人? 刘备思索起来,确实,他只是出兵收复,自己不占的话,自然就没有夺盟友基业的嫌疑。 而朝廷握有大义,派太守过来,名正言顺,曹cao也说不了什么。 这倒是个好办法。 想到这里,他就扭头看向诸多将领道:“诸位,谁愿意领兵南下,攻打徐州扬州之地?” 额...... 诸将互相对视,都没有人站出来。 傻子都知道,汝南才是主战场,在主战场立功,可远比在其它战场容易得多。 如果能够势如破竹,一路南下打进扬州,倒确实大功一件。 但又如何比得上战场上击败袁术,甚至杀死或者生擒袁术来得功劳更大? 因此大家都不想去。 “三弟,你刚才不是要打仗吗?” 刘备笑呵呵地看向张飞。 张飞嚷嚷道:“打那什么徐州能有几个兵够我杀的,还是在汝南过瘾,我不去。” “良弼呢?” 刘备又看向典韦。 典韦摇摇头:“明公,我这些年来一直担任明公近侍,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经验呀。” “行军打仗是要学,你为大将,就更应该要学会自己判断。” 刘备沉吟道:“若是整日为近侍,恐怕不能立太大功劳,以后还得多多征战沙场才是。这样,我让元皓陪你一同南下,此战你刚好积累经验,将来如马伏波一般威名远扬,才不负大丈夫之志。” “好。” 典韦就站起来道:“尊明公令。” 这些年来,典韦一直担任刘备的保镖,虽然过得很好,不仅娶妻生子,担任大将,在青州地位极高。 但总归是从未领兵出征,因此他这个左将军,其实一直没有什么说服力。 像张辽赵云高顺这些后来才投奔的将领,现在也都开始独当一面,连黄忠一开始是典韦的部下,如今都已经因军功升为将军,他要是再不努力的话,可就要被老部下超越,典韦自然不愿意再吃老本。 当下,安排了典韦领一部分兵马,前往徐州,与蔡阳陈珪合兵攻扬州之后。刘备就又安排张飞为前路先锋军,原地休整两日,与目前已经抵达项县的曹cao商议,共同南下,直取固始。 目前袁术大军包围固始,鮦阳也在他的攻击之下。所以刘备打算自己主力部队下南下牵制袁术主力,然后由曹cao去鮦阳替孙策解围,等到曹孙二人合兵后,就共击袁术。 兴武四年八月,轰轰烈烈的第二次中原大战,再一次拉开序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