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一封信 (第1/2页)
夜,狄仁杰站在正堂上,静静地望着屋内熟悉的布置,那一桌一凳,一杯一盏,无不浸润着数十年的心血。 而今却要离开了,一股伤感之情涌上心来,他的眼睛湿润了,长长叹了口气。 门声一响,李元芳和如燕走进来,一见屋中的情形,二人对视一眼,发出一声轻叹。 狄仁杰转过身来:“怎么样,都准备好了吗?” 李元芳说道:“都准备好了,大人,明日一早起行。” 狄仁杰缓缓点了点头道:“二十年了,一旦离开,心中确实有些不忍呀!” 李元芳愤愤不平地说道:“大人,我终于明白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什么意思。” 狄仁杰笑了笑:“元芳啊,为臣子者但求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民,这就足够了,至于个人的一些委屈就不必放在心上了。” 李元芳点点头:“大人,我真是佩服您,心境永远如此平和,真是悲喜物外,大智大勇啊!” 狄仁杰笑了:“好了,不说这些了。元芳,明日起行要悄悄地走,万不要惊动任何人。” 李元芳说道:“请大人放心。” …… 夜,武则天静静地站在寝宫里,沉思不语。 忽然,上官婉儿走了进来:“陛下,王敬旸求见!” 武则天抬起头来:“哦?叫!” 很快,王莽走了进来:“陛下!” 武则天问道:“敬旸,这次你在蛇灵案中出力颇多,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 王莽摇了摇头:“陛下,我不想要什么奖赏,我想去江州!” 武则天转过身来:“怎么,你也想学狄怀英?” 王莽摇了摇头:“臣不敢,只是最近和袁天罡斗智斗勇,臣想休息一下。” 忽然,武则天的眼神变得很冷:“为什么是江州?” 王莽说道:“不敢隐瞒陛下,臣在蛇灵中有一些好朋友,他们和江州的一个人有仇。” “哦?” 武则天不置可否地“哦”了一声。 王莽说道:“所以,陛下,我想用这次在蛇灵案中的功劳换一个人的性命!” “谁?” 武则天问道。 王莽眼中闪过一道光芒:“薛青麟” 武则天喃喃道:“薛青麟?” “正是!” 王莽点了点头。 武则天缓缓地在殿内踱步着,忽然,她停住了脚步:“准奏!” 王莽一愣,赶忙谢道:“谢陛下!” 武则天摆了摆手:“你先不要忙着感谢,正好,那里有件事情要交给你办!” 王莽思索片刻:“陛下,和薛青麟有关?” 武则天赞赏地点了点头:“这件事,我会让江州的内卫和北斗辅助你的,记住,我只要东西!” “什么东西?” 王莽愣住了。 武则天说道:“一封信!” “信?” 王莽抬起头来。 武则天说道:“这封密信很可能在薛青麟的候府,只要你找到了信,薛青麟就交给你了。” 王莽点点头:“是!” 忽然,王莽欲言又止。 武则天看了看王莽:“有什么话就说。” 王莽说道:“臣只是怕自己有负陛下的所托,因此想向陛下要个断案大师来指点我一下。” 武则天斜看了王莽一眼,轻哼一声:“哼!断案大师,对了,狄怀英也会去江州的。” 王莽顿时大喜:“谢陛下!” 待王莽走后,武则天轻哼一声:“小狐狸!” …… 清晨,露重天迷,洛阳城笼罩在nongnong的雾色中。 几匹马押着一辆大车,悄悄开出了洛阳南门,正是狄仁杰、李元芳、如燕、狄春等人。 前面,便是送别的十里长亭。 狄仁杰对身后的李元芳说道:“元芳啊,你看到了吗,那里就是十里长亭,走吧,我们去看看。” 李元芳点了点头,对着身后的如燕喊了声“如燕”,几人缓步走到了长亭中。 狄仁杰长叹一声:“往事如烟呀!古往今来,多少送别,多少凄惶!想当年我送老师阎立本,便是在这亭中。” 亭内,有几个人坐在石桌前,不知在等候着谁。 狄仁杰和李元芳一边闲叙,一边走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