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2/2页)
储君,宗族冢嗣,朕亦不能草率处置……李世民斩钉截铁地对众人道:朕决定,择日公决。    长孙无忌等人闻言虽有些意外,却也觉得李二陛下这个决定也在情理之中。    好歹皇帝陛下总算是松口讨论太子的处置问题了,这个看似缓兵之计的决定总比先前的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他要强吧!    众人心满意足地退走了。    李二陛下也心满意足地回甘露殿了。    缓兵之计是神马?能吃吗?    乃们中了朕的计也!    所谓公决,就是在百官大朝上公开对某事的处理进行表决,京城五品以上官员都有投票表决权,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判定处理结果。    看起来很公正是不是?    可皇子谋反这种事该如何处理神马的,难道还需商讨吗?    李二陛下却要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公开询问怎么处理承乾之事,这不是红果果地表示他根本不想杀承乾吗!    哪个官员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跟皇帝陛下叫板,投反对票的?!    魏征毕竟就那么一个好吧!    抱紧皇帝陛下的大腿才是王道!    为保计划稳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二陛下背着长孙无忌等重臣,密召集了中央机关的一批办公人员,假借关心属下工作生活的名义,对他们大肆洗脑……    皇帝陛下和太子那是多么的父子情深啊,所谓法理之外不失人情blbl……    圣人是最重亲情的啦,虎毒不食子,杀儿子这种事是昏君才会干的(五郎,你死得好惨==),圣人怎么可能是昏君呢blbl……    所以,到时候该怎么表态,你们懂的……    这样的吹风洗脑会一直持续开到公决前夕,至于效果如何却是后话了。
    只说李世民眼见儿子保命有望了,心头大石顿时落地。    恰好前些时候韦贵妃的女儿临川公主和定襄县主回宫为母贺寿,时下正住在宫中与贵妃共享天伦之乐。    李二陛下触景生情,表示他许久不见几个已经出嫁的女儿,甚是想念,便下旨给所有已经出嫁并且在京城的公主们,许她们进宫小住。    于是,自襄城公主起,出嫁的公主们或一个两个单独出发或成群结队相伴而来,莫不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带着大把甲卫护院侍女,拉着各种孝敬亲爹的礼物和自己惯用的生活用品,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出街。看起来不像是进宫来陪亲爹拉家常,倒像是在炫耀自家的身份以及在夫家的地位。    一时之间,长安城各种高档衣料、首饰、化妆品、古玩店的营业额像是井喷一样,创造历史新高!商家们乐得合不拢嘴,连连称赞皇帝陛下舐犊情深。    有喜就有忧,雍州牧长史(实际掌管长安城治安的官员,其顶头上司就是四胖)愁得都要一夜白头了。    但凡公主出行,莫不是要甲卫开道,行人回避,必要时还要雍州牧派人来维持秩序。    雍州牧手下管理巡检的官吏很不少,但也经不起一群公主出行用的啊!    这些还都是小事。    最坑爹的是,当两个不对盘的公主车驾撞在一起的时候,或是数个年纪相仿的公主为了争谁先过桥/门/巷子而吵作一团的时候,再或是因攀比失败而心情不爽的公主正好遇到不畏权贵以喷人为己任的御史,互相看不对眼互不让路的时候……    公主们想到的永远不会是找他这个雍州牧长史来仲裁调解,而是直接指挥自家的甲卫大杀四方……    自从李二陛下下旨许公主回宫小住以来,长安城已经发生了数十起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械斗了……    整个长安城现在是谈公主而色变……    雍州牧长史同志头发都白了一大半,要不是他家上司后台够硬,他这个长史只怕早就被公主们虐成变成齑粉了!    明明到了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在外面都大小也算是一方小诸侯,怎么在长安却是人人都可以来踩一脚呢?    太苦逼了,有木有!    但是,最苦逼的还不是他,而是李二陛下那些心腹爱卿们。    真的是很巧啊,李二陛下的公主女儿们嫁的几乎都是开国元勋们的子侄们,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等人都是李二陛下的亲家。    其他重臣就算儿子没娶到公主,也有亲戚家的孩子是当驸马的。    所以,公主们回宫所带来的影响,最先波及到的就是这些重臣们。    原来,这些嫁出去的女儿们一回宫,就被狡猾的李二陛下一一收买洗脑了。    为了讨父亲欢心,响应亲爹的号召,公主们回到夫家后,就各施所长,对婆婆妯娌大小姑子也是一番忽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拉拢成统一战线,坚决抵制冷血无情的家主……    于是,本来已经为东宫之事搞得焦头烂额的朝臣们,回到家中受到的不是温柔小意的欢迎,而是娘子军们的凶猛炮火……    这乐子可大了……    经过好几天的连续轰炸,肱骨们濒临暴走了!    这一定是圣人的报复!!!!    报复他们逼着他处理自己的儿子,现在他撺掇自己闺女折腾他们来了!    尼玛史上哪个圣人像这位这样无赖啊,掀桌!    李二陛下在甘露殿笑得十分阴险:    只许你们给朕找不痛快,难道就不许朕给你们挖坑吗?    闺女押在你们家这么多年,朕也该收点利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