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2/2页)
到五月初,大军才与李世勣的先锋军在辽东城下胜利会师。 李世民带着美酒牛羊,大肆犒赏了将士们一番,举行了盛大的篝火晚会。 次日一早,李世民身披铁甲,亲自上阵,指挥将士用火箭进攻辽东城,然后登城…… 三日后,辽东城破。 李二陛下像是憋着一口气似的,攻下辽东城后就马不停蹄地带着十数万铁骑大军往前推进。 两个月之间被人连破数座大城,高句丽也慌了神,急忙派高延寿、高惠真两名大将带兵十五万来阻击唐军。 此时,李世勣已经势如破竹一路杀到了白岩城下,听说高句丽援兵已到,就亲自为先锋去攻击高延寿。 李二陛下则自己领着大军在白岩城外一座山上驻扎,伺机而动。 结果,高延寿的援军根本不堪一击,被李世勣打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最后主帅高延寿投降,白岩城被破。 李世民大喜过望,给他驻扎大军的山取名为‘驻跸山’,并刻石记录功绩。 这事很快就通过信件传到了定州。 阿爹果然神武!令高延寿小儿望风而逃…… 李治听吴诩读着他爹的信,兴奋地在议政殿直转圈圈。 吴诩闻言暗暗翻了个白眼。 什么望风而逃啊…… 分明是李世勣老狐狸怕李二陛下跑到前面去,不小心磕着碰着了,所以才让他爬到山上去待着的== 话说这高句丽的名将也不过如此嘛╮(╯_╰)╭ 这么容易就被ko了…… 圣人信上说了,要在白岩城休整数日,前方的安市城,易守难攻……吴诩说到这里,就把书信递还给李治。 接下来的内容一般都是李二陛下对李小九的各种毫无营养的思念之语,她要是再继续念下去,非活活rou麻死不可,还是让李小九自己去承受那甜蜜的负担吧…………
李治大概也明白吴诩心中所想,讪笑着从吴诩手中接过厚厚一沓信纸,道:辛苦你了,阿武…… 太子若没有什么吩咐,妾就告退了……吴诩一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屈膝告退。 本来,吴诩只是负责打理议政殿,管理物品工作的,最近却成了李治的半个秘书,帮他磨墨执笔之余,还要兼任念家书的差事…… 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十几天前,李治的一个侍妾杨氏擅闯了李治办公的后殿,并且不小心弄坏了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当时,李治大发雷霆,命人把杨氏立刻遣送回长安,然后下了禁令,不许任何女眷进入议政殿范围内! 那时正是李治最忙乱的一段时间,他大手一挥驱赶走了随侍的宫人,可把小顺子等人忙坏了,即要照看着太子殿下的个人生活,又要协助太子殿下办公…… 天知道,他一个小内侍知道个什么协助办公啊? 他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好不好! 公事上根本帮不上任何忙,小顺子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每夜挑灯夜读,第二天顶这个熊猫眼去上朝…… 这样几天过去了,相公们固然赞赏太子殿下勤政,小顺子等随侍之人可担心死了:要是被圣人知道太子殿下读则子磨墨写字什么都要亲力亲为,还不削死他们啊!! 于是,小顺子就去求崔内侍了,请他帮忙找个执事女官来帮帮忙…… 崔内侍想了想,心里倒是有个人选。 这行宫中的女官还有哪个比吴诩更懂文秘工作呢? 但吴诩好歹是个嫔妃,能留在议政殿,已经是特例了…… 崔内侍是个谨慎的人,犹豫之下就私下问了当天值日的相公。 那天正巧是刘洎值日,他听完之后只是哈哈一笑,表示武才人与晋阳公主有师生之谊,也曾指点过太子,说是师徒也不为过。而武才人如今还是万春殿执事女官,领尚宫分例。圣人既然许她留守议政殿,自然有其道理,请她过来佐助太子也无不可! 崔内侍听到刘洎这么说,心里也稍稍松了一口气,就让小顺子私下向太子殿下去举荐一下,看看太子的意思。 李治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把这事跟几位留守辅臣说了一下。 几人里刘洎早就知道原委,自然不会反对,高士廉等人听说太子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政务寻找帮手,也都没有意见,而且他们也多少听说了那个杨氏宫人的事,当然不希望东宫后院的人在议政殿这样严肃的地方跑进跑出的! 既然圣人这么信任这个武才人,让她协助一下太子,也无不可! 而且,几人都听说这个武才人比太子年长许多,多年教导公主,从无恶名,他们自然也不会往什么旖旎的方面去想…… 他们不会想,李治会想啊。 而且是克制不住地想一些儿童不宜的事…… 譬如,吴诩每天帮他念李世民的来信时—— 吴诩的嗓音比较柔软,说话声会不自觉地带上南方人特有的软软的鼻音,只是她自己总觉察不出来,这种声音有多么勾人。 李治特别喜欢听她念信,也特别喜欢让她念最后几页的内容…… 每次听她念到那些刻骨思念的语句时,他就忍不住要硬了! 作者有话要说:开学了…… 各种暴躁,好想写rou啊啊啊…… ps:要不要让小九大发神威把小吴同学给强了呢== 估计他也憋很久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