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第1/2页)
第十九章外戚18 怎么了,儿子?吴诩捏着李弘小朋友的小肩膀,让他的脸正对着自己。【】 李弘小朋友的眼睛比较像吴诩,但又不是标准的杏眼,倒有点像是杏眼和凤眼的结合体,眼角部分微微上翘,看起来十分明媚。 此时,小正太的双眸被压得有些细长,小嘴嘟得老高,一副气恼不已的样子。 孤今天看了太傅给孤的书,上面尽是些逆臣弑君的故事……孤实在看不下去了,阿兄竟然说……说……哼!最后李弘小朋友也说不出武敏之到底跟他讲什么了,只是扭脸哼唧着不理武敏之。 吴诩听完这话,虽然小正太最后是语焉不详没了下文,可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得! 这娃今天大约是受到刺激了。 史官在记载史书的时候虽然秉承了‘为尊者讳’的传统,可千百年之后的人可不会那么客气,对前朝那些谋朝篡位、杀君弑父之类的事,没有不仔细研究的。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哪个朝代没点悖逆违礼的事?远的不说,就说小屁孩他爷爷李二陛下不也是干掉了兄弟才上位的吗?还有他爹……的兄弟,也不是差点搞起兵变来的吗? 这数千年封建帝王史上,由太子登基再把皇位顺顺当当交给太子的皇帝,真的是很少很少的啊! 也不知她家小五郎今天看了哪一段,会这么愤慨=。= 还有,武大郎当时到底说了什么话,让一向听他话的小五郎这么生气。 吴诩忍不住把目光转向一脸眼观鼻鼻观心的武敏之。 大郎,你到底跟弘儿说了什么?她真是好奇死了,以武敏之的经历,应该是早就明白了在这个社会的生存规则,也能看透史书中所提及的残酷事实其实才是现实世界的真相,但他肯定不可能长篇大论地教育李弘小朋友,不要相信孔老二的那套‘君心宽广’‘以仁治国’‘以德服人’之类的扯淡…… 武敏之不是个迂腐书生,他信奉强者,也努力自强,所以他对李弘小朋友说的话肯定不会符合儒家思想的标准,甚至可能是背道相驰的! 果然,武敏之见吴诩询问,就答道:弱rou强食,天道使然。 吴诩:…………这回答可真够精辟的! 李弘见武敏之面不改色又说了这句话,不由重重地哼了一声,道: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怎能说出这般野蛮的话来?天朝大国自然是该以德服人,教化四方…… 这话说得实在是太大义凛然了,小吴同学都忍不住想鼓个掌什么的,咳咳…… 儿子啊……你的话是不错……不过……吴诩忙咳了一声打断小正太对武大郎义正言辞的讨伐,语重心长道:你试想一下,如果我大唐不是什么天朝大国,也没有强大的军队……你觉得我们大唐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李弘小朋友毕竟年纪还小,听到吴诩这个问题,不由愣住了。 吴诩于是再接再厉道:阿娘就举个春秋时候的简单例子吧…… 你知道写 的孔子是哪个国家的人吧? 是鲁国。李弘小朋友忙点点头。 孔子曾经在鲁国为官,试图推行他的政治理念,但是……鲁国最终还是被齐国灭了…… 吴诩的话让李弘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接下来吴诩的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 如果孔子的理论有用,你觉得为什么最后统一六国的是远在蛮荒之地的秦国,而出了个大圣人的鲁国却被齐国给灭了?吴诩笑眯眯地对武敏之使了个眼色,后者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这、这是因为……因为……李弘小朋友‘因为’了半天,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娃到底还是张纯净无暇的白纸,平日里教他思想道德课的太傅还都是要把他往圣父道路上推…… 所以,如今连看看《春秋》这种语焉不详的史书都受不了。 吴诩真有些看不过去了! 一个太子如果不够心狠手辣,只能被别人生吞活剥,吃得连渣都不剩的份! 前朝承乾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人可是要能力有能力,要魄力有魄力,要兵力也有兵力,还有一个超级子控的爹,结果最后还不是照样被秒了吗? 她家大郎的出身还没承乾硬呢,如果再不学得腹黑狡猾一点,岂不是前途多舛?! 不成,她可得好好调%¥教一下自家儿子,免得被人教成了不知变通的小白兔=。= 于是,小吴同学清了清嗓子,循循善诱道:大郎是不是觉得阿娘和你阿兄说的,跟师傅说得不一样? 李弘小朋友点点头,眼中还带着浓重的迷惑。 太傅们说,为君者当知礼崇德,乐于纳谏,近贤臣远小人…… 可是,阿兄竟然说那些都是废话。 不想,吴诩听了他的话,连评价都没有,直接露出一副‘那些都是浮云’的表情来。 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