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第2/2页)
少! 一旁的李小九陛下听到这话,却摇摇头,道:阿武,你想得太复杂了……说完这话,他就没有再开口,只是靠在榻上闭目养神。 吴诩看李小九这明知道有内情却不告诉她们的样子,就是一阵气闷。 干脆不理他,却和小三娘一起召来孙老爷子,给李弘解毒。 只是,解药并不是只有内服的,还有一味是给中毒者泡澡的。 车驾不得不继续停在原地。 武敏之包扎好手臂的伤口之后,就指挥禁卫们围着车驾扎营,安排巡夜宿卫工作。 李贤则让人专门收拾出了一个帐篷来拷问那些被生擒的刺客。 每个人都很忙,尤其是孙老爷子这个大夫。 太子这边有了小三娘的解药倒是不用太担心了。 孙老爷子就让人少了一大桶药汤,再把小三娘带回来的解药丢到药汤里,请太子泡上两个时辰就行了。 麻烦的是今天白天在跟刺客打斗中手上的那些禁卫。 一开始连孙老爷子都没察觉,直到有一个只是大腿上被砍了一刀的禁卫忽然死了,众人才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刺客的刀剑可能是淬过毒的! 这下连吴诩都紧张了起来,催逼着武敏之立刻吞了一大把解毒的丸子。 其他受伤的禁卫也被吴诩发了一些解毒丸子。 孙老爷子还亲自跑到附近的山林,采了一大堆药草,熬了一大锅,给受伤的人一人喝了一大碗…… 这一折腾又是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官道附近的州府派了三千精兵前来护驾。 原来,李小九陛下一看有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刺,当即让人给周边州府传了密旨,让他们即刻派兵保护圣驾,同时戒严各条官道,发现可疑的聚集人群就立刻逮捕。
李小九陛下这一出手,接下来回长安的一路上就十分安宁了。 只是,李弘的状况还是不太好。 毒虽然是解了,可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 孙老爷子私下跟吴诩和李小九通了一下气。 太子的身体已无大碍,只是……孙老爷子是个医者不错,可有些话还是有些难以启齿,尤其是这些话还要对患者的父母说。 孙翁有话不妨直言!吴诩觉得只要能保住大郎的性命,不残不废,她就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事了。 孙老爷子看了一眼吴诩,忽然问了一个跟李弘病情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天后可知太子是什么时候初精的? 吴诩听完这话,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孙老爷子倒底说了什么。 这问题可真把吴诩给问着了。 她家大郎一向自律,自十岁以后就不让他们过问他身边私事…… 吴诩虽然安排了宫人在李弘身边伺候,可也名听说过什么不好的消息。 大郎明年都要娶媳妇了,这个初精什么的,应该早出过吧? 吴诩忍不住看了一眼李小九。 这种事,当爹的应该知道才对! 不想,李小九陛下却对着吴诩苦笑。 看来李小九也不知道了…… 孙老爷子看吴诩和李小九的样子,不禁叹了一口气,然后十分遗憾的告诉两人,李弘两次中毒,体内一些机能收到了极大破坏,恐怕不能再有子嗣了…… 吴诩和李小九两人听完孙老爷子的话后,都呆滞了。 一个不能有子嗣的皇太子,他的储位还坐得稳吗? ======================回到长安的分割线================================ 显庆七年九月,从东都返回长安的天皇天后夫妇带来一个噩耗。 皇太子李弘在洛阳突发疾病,不治身亡。 太子薨逝,举国悲痛。 天皇天后更是因此辍朝数月。 一直到了显庆七年末,依然悲痛不已的二圣才在左右二相的劝谏下重返朝堂。 重新上朝的李小九陛下下的第一道诏书就是关于已逝的太子殿下的。 诏书中大肆赞美了他家大郎的仁孝聪慧,是他跟天后最心爱的儿子以及接班人,可惜天妒英才,大郎不幸罹患恶疾,夙兴夜寐之下,猝然亡故…… 二圣痛失爱子,悲痛难抑,准备追封故太子弘为‘孝敬皇帝’,为其造陵安葬。 以太子的身份被追封为皇帝这种事,在大唐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 但是,文武百官竟然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害怕二圣迁怒,更是因为李弘这位太子实在是太让他们信服了,这样优秀的一位储君没了,众人的心里都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但是很快,百官就没心思悲痛了,因为他们的天皇陛下疑似抽风了…… 作者有话要说:默默码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