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第2/2页)
年长的嫡子了,立为东宫应该是毫无争议的。 但是,李小九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而他对吴诩说了这种感觉之后,吴诩竟然也道:二郎这孩子我也有些看不透,让他当太子,大义名分上是没问题,我就是有些不踏实……这货怎么看都好像对太子之位没啥兴趣的样子啊! 那就……再看看吧……其实李治之所以犹豫不定,还因为大郎离开时,明崇俨对他们所说的一席话。 他说他家大郎有帝王之相却无帝王之分,而二郎既无帝王之相也无帝王之分,若是强求,将会遭遇不测。倒是三郎、四郎有帝王气象的,可用心培养。 吴诩听完后,十分不信。 但看二郎当时一副漠不关心的神色,她又有些踟蹰。 所以,立新太子的事就这样一直被拖延着。 显庆八年春,因‘孝敬皇帝’崩逝之故,举国上下都没有大肆庆贺新春。 而之前朝中大换血,二圣的狠辣手段也让那些留在经常的藩王都有些战战兢兢的。 总的来说,这个新年,大家过得都有些憋屈。 直到显庆八年三月,天后又一次怀孕,长安上下的气氛才从压抑中解脱出来。 同月,天皇陛下大赦天下,并着长安及四都重检牢狱,视察冤情,避免滥杀。 之后又是全国大考之月,李小九陛下亲临长安大学堂考场,面试录取了二十余名才俊。 到了五月,天后胎位稳固,李小九陛下有带着老婆儿子去洛阳避暑。 这期间,沛王李贤的侍读王勃因为写了一张‘檄文’,被贬出长安,沛王麾下的一些侍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原本看好沛王入东宫的官员,也不由迟疑起来。 沛王殿下却根本不在意这些琐事,反而把全副心思都投入到了改建合璧宫这件事上了…… 然后,合璧宫的名字被改成了‘昭明宫’,这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昭明宫改建完毕之后,李贤就去紫宸殿见了他阿娘,表示他想通了。 结果,李贤同学一进门就给他阿娘跪了,可把吴诩吓了一跳。 二郎,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左右宫人慌忙遵照天后娘子的意思,去搀扶沛王,却不想被后者给拒绝了。 阿娘,你且听儿说……李贤此时的心里十分平静,他甚至已经想通了两世以来困扰他的很多问题。 比如是什么让他跟阿娘的关系变得紧张,是什么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亲生母亲,又是什么让他竟然起了悖逆人伦的弑母之心! 原来,他一直都有错了…… 儿知道,儿的表现让阿娘和阿爹对儿有颇多失望…… 是儿错了,求阿娘原谅儿吧! 吴诩被李贤这类似忏悔的话说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若说她跟李小九对二郎一直期望很高这一点倒也没错,但也不到失望的地步。 二郎的性子看起来比较淡漠,可他的天赋绝不比大郎差。 而且,吴诩个人认为,李贤是因为非常敬重他的兄长,所以才会故意藏拙的,而不像她家小三郎,根本就是个蠢萌啊! 所以,今天李贤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吴诩都不知该怎么接口。 她只好道:二郎你一向做得很好,哪里有错?又谈何原谅?我怎么会对你失望呢?就是你阿爹,他也是一直很喜欢你的…… 李贤闻言,却忽然掉下泪来。 吴诩的这句话,让他心中最后一点疑虑都消失了…… 当年,阿兄才过世不久,他阿爹就开始卧病,并打算逊位给他阿娘,李贤只记得他当时的心情有多么愤怒! 可是现在想来,阿爹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信得过他阿娘,让他阿娘即位稳定政局后,再将政权平稳地过渡给他这个地位十分不稳的太子罢了! 他却辜负了阿爹阿娘的一片苦心…… 明崇俨所说的,根本就是他阿爹在警告于他,而他却偏听偏信,以为他阿娘是在针对他,甚至连阿兄的死也算到了阿娘头上…… 现在想想,当年那个总在他耳边搬弄是非的高政,不就是长孙家的姻亲吗? 他真是太蠢了! 居然宁可相信一介小人的话,也不信自己的母亲! 还故意作了《黄台瓜词》这样的曲子来刺痛阿娘的心…… 眼见儿子哭得痛不欲生,吴诩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二郎,你、你别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呃,若是你之前有什么做错的地方,只管改过来就是了……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和你阿爹又怎么会怪你呢?吴诩语无伦次地安慰着李贤,又使眼色让阿韦去请李小九陛下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默默的码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