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第2/2页)
====洛阳昭明宫分割线============================== 暴雨来地十分突然。 上官仪跪在带着潮气的大殿上,心情犹如殿外的天空一样阴霾。 天皇陛下看完他呈上的则子后,一直没有说话。 此时正值酷夏,即使有凉殿之称的昭明宫也闷热得令人窒息,更毋论这殿中的气氛是那样压抑…… 大殿上跪满了人,可寂静得就像是没有任何人存在一样,只能听到殿外震耳欲聋的雷声和暴雨抽打地面的声响…… 李治靠坐在胡床上,此时的他只觉得头疼得厉害。 看了上官仪的则子,他没有暴跳起来,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明崇俨说的不错,他的病情已经不能再依靠针灸来缓解了,如果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只会加速耗损他的寿命…… 可是,他又能怎么做呢? 太子还不到十六岁呢,他怎么放心把他丢给那群心思诡谲的老狐狸们! 他跟阿武两人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才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一旦他放权,只怕那些世家就要死灰复燃了…… 世家根深蒂固,不是一代两代能够理清的。 李治曾经也如他爹一样,认为他可以完全肃清世家对皇权的影响,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明白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如阿武所说的那样,制度决定阶级,世家这种东西是没法子简单消灭的,只能慢慢分化它…… 用科举制度代替举荐制度,这是第一步。 普及教育,这是第二步。 大力发展军事和科技,这是第三步…… 所有人都看到了大唐的变化,可谁又知道这繁华的背后耗费了多少人多少心血。 如果没有阿武,李治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这一步……
可是,现在居然有人跳出来大放厥词,要他收回阿武的印玺,废了阿武天后的封号! 这个叫什么? 自取其辱呢? 还是有恃无恐? 李治半眯着眼,视线慢慢地扫过跪在大殿中央的几个人,没有看到一个他和吴诩的心腹。 李治这才缓缓舒了一口气…… 没有人希望被背叛,即便李治心里不怎么喜欢某些人,他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看到李三郎或者是魏叔玉跪在下面。 暴雨还是无休无止地下着,偶尔划过天际的闪电亮得让人心头发颤。 又是一连串雷声滚过,沉默了许久的李小九陛下终于开口了。 卿等都退下吧……他不想呵斥这些人——被人当枪使也许不是他们的错,可这么轻易就钻了对方的套,说明这些人已经不适合作为现任政事堂几位相公的接班人了,对于几个已经没了用处的臣子,李治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感情…… 他已经不想在看到他们了。 李小九陛下冷淡的口吻,让跪在殿中的几人都是一愣。 尤其是打头的西台侍郎上官仪。 他今天来求见李小九陛下,并上了那么一封大逆不道的则子,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想不到李小九陛下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就让他们离开了…… 天皇,微臣万死……上官仪直起身子,向前膝行了好几步,几乎扑到榻上来了,请天皇罢黜天后吧! 他这话刚一说完,天际就是一个炸雷响起,大殿上的帏帐被一阵大风吹得胡乱翻卷,殿上的几盏宫灯居然都被这阵大风给吹灭了…… 大殿上顿时一片漆黑,让人感到一阵瘆人的冰冷…… 侍奉的内侍们急忙去取了烛火来重新点亮宫灯…… 大殿又复明亮如昼,可是,大殿中所有人都像是还沉浸在刚才那一瞬间的黑暗里,身心都凉透了…… 上官仪居然说了。 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请天皇罢黜天后。跟在上官仪之后的几个大臣齐声道。 李小九陛下看着这些人,居然笑了。 天后侍奉朕多年,从无过失,朕爱之敬之,卿等竟进言废后,是何道理? 上官仪听到李小九陛下这话,顿时精神一振——他不怕天皇陛下问他们强烈要求废后的原因,就怕天皇陛下什么也不问就否决了他们的进谏。 天皇,臣等之所以大胆僭越言及废后,并不是因为天后有任何过失……上官仪一脸肃然,他本是个美男子,即使跪得汗透衣背也依然风姿如一,说起话来也依然清爽动听。 可是,这样一个风姿气质都更胜于李三郎的男人,说出来的话却让李小九深痛恶绝。 微臣等之所以请天皇废后,只为天后权柄过重,恐不利于太子,昔日汉高祖之后有吕后之祸,惠帝青春早夭……上官仪的经史算是最近提拔的青壮官员中数一数二的,提到史上的那些皇室杯具,那是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昔日魏文帝崩逝,尚不曾令皇后摄政,天皇您尚在,何以生逊位之心,如此,百年之后当如何面对高祖、太宗?! 上官仪说得兴起,竟忘了观察上座天皇陛下的神色,等发觉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等上官仪谢罪,他身后已经响起女子冰冷的声音:本宫竟不知道,原来本宫在上官郎君眼里竟是如此面目! 作者有话要说:上官,你安息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