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往事第二部_第三十一章 第二节 道阻且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第二节 道阻且长 (第2/2页)

这些困难克服,未来的事情是可期许多的。

    等明天结束的时候,自己身上的例期即会过去——按往月的经验来说。这样到了陈仓,天气也缓和一些,工作就好预备展开了。

    在抵达陈仓县的前一天,虽然亭宿外面仍然为辽阔的雨幕所控制,但是乐正绫还是按照原定的计划,在宿处的室内集中了何存的小组,以及参与修筑水平地面的工匠、长安来的两组吏士,向他们按流程提示了一遍抵达关山草原后要做的测量工作。什士们虽然还为未来的雨情所困,但是他们也只能一边接受天气尚未回晴的现实,一边同什正记忆工作的步骤。

    当晚,在当地驻军的宿卫下,测量队伍向亭中的卒伙借灶吃了饭,在舍中和衣睡觉。正当忙累一天的天依躺到枕上,准备沾枕即着的时候,耳旁传来苏解的一句话:

    “明天就能见到祁索了……”

    “是啊。”乐正绫一边将外套铺在自己身前,一边说,“明天我们到陈仓县,就去见你大姐一家人。后天让他们带我们进山。”

    “meimei,我能和祁索待多少时日?”苏解转过身问她。

    “按照原定的时间,明天我们到陈仓,十九日到苏卜部,可能得马上前往军马场。我们得让长安来的吏士们在那边在秋分之前建立一个观察点,做长期的记录。我们在那边待到二十二日,再让他们在那里熟悉一天,到二十四日,我们回到苏卜部来,整顿整顿。二十五日,我们下山。”

    “可以待七天。”苏解叹道,“其中我同大姐可能也就在一块待一两日。”

    “不止。下山以后,回到陈仓,我们还要调查个两天呢。”天依补充道。

    “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乐正绫对她说,“如果你有意愿的话,在我们去军马场的时候,你可以留在苏卜部,受他们的招待几天,那样也能和祁索多待一段。”

    “不!”听到这个消息,苏解截然而惶恐地摇了摇头,“我怕!”

    乐正绫轻叹一声,知道她虽然在出发之前神姿轻快、精神抖擞,但在内心深处,面对长期被自己视为主人的长老和他的家人们还是本能地感到畏惧。自己就算能给她披上一身锦衣,给长老们示意她的地位,但是她一旦离开了支持她的二人,以及她们的军队以后,在环伺的旧主人面前,可能她过上十分钟就会露怯。到时候单是看到穿着锦衣而目光躲闪的样子,那些曾经骑在她身上作乐的人们仍然会百计地欺压这个徒有其表的女奴。

    “那你就一直待在我们身边。”乐正绫说,“走到哪里都有禁军陪同,那样最安全也最显赫。对你的部落来说也越好。毕竟我们这次可能不专门深入你的部落,他们在这里的地位要靠你之后的举止来提振。除了穿上洛meimei的衣服以外,你得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目光变得凶狠起来。”

    “我……我会尽力的……”

    在这个中路亭中休息了一晚,时间来到八月十八日。当楼昫早上起来,见到檐外的雨水明显有所收敛时,他马上将这个好消息跑去报告给了自己的伍正和什正。

    “雨小了?”乐正绫刚系好衣服,走出奥室,听到小楼的话,连忙向檐外看了看。确实,和前三天比起来,雨势已经鲜明地小了许多。甚至从等级上来看,它连中雨都不是了。

    楼昫看到同逐渐变得明亮的阴云一样,什正的嘴角也扬了起来。笑容是有感染性的,未几,他和周边的几名什士,以及洛什副、祁什副,脸上也现出了笑容。

    “至少它是一个好兆头!今天在路上的压力是减小了,虽然它还没彻底变晴。”乐正绫向什士们说,“我们可能下午就能抵达陈仓。到时候大家在县里好好放松放松,准备正式开始做测量。”

    四名什士都向她答唯。随后,他们叫醒了其他骑士和吏士们。那十几名长安来的年轻吏员看到外面的降水减弱,也开心得很——虽然这几天他们是安然地坐在车上,未受一点雨害的。

    在用完朝食后,乐正绫和眉出向中路亭的亭长道谢告别,率领着大队人马,继续向陈仓县赶去。随着大家一步步往西行走,雨水在众人面前自然地消退。仿佛打头的骑士们张的旌旗像一面云幡,能够将前路的潮湿雨线分扫开来。今日需要推车的场面也减少了,在泥路上走到午后时,陈仓县县城的望楼已经明显地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下了前面那个坡,就到陈仓县了。”何存拍着大腿,“总算熬出头了!”

    “我好像还看到更西的地方已经出现了蓝天。”楼昫坐在他的旁边,探着身子,向西边极远处无尽的陇山望去,“这么看,肯定草原上是一片晴日了。”

    在经历三天多的苦旅之后,第一次听到晴日这个词,众人就如在塞外干渴地行走了许久,忽然有人告诉自己前方有一片甘甜的水源地一般。说出这个词的楼昫也兴奋异常。先前在夏日的时候,楼昫还感觉阳光太刺眼,日头太炎热,自己每天出门都难免汗流浃背。经过这场yin雨,再想到太阳可能重新普照到自己头上时,他才感到稳稳当当挂在头上、将长空照得碧蓝如洗的日光是如此地宝贵。

    在这种望梅止渴效应的激励下,从上林苑中开出的测量队伍又在细雨中提高了他们的速度。当天色还没有阴冥下来,打头的几名骑士就已经抵达了陈仓县的东门。看着从众人的身右东注而过、这几日被雨水积得涨满的渭河,以及渭河北岸远处的山口,苏解第一次感到自己重新离二十年来所居的家乡近了。她本能地发出了一阵颤栗,周身一凉。

    “请带我们去见陈仓县的令长。”乐正绫向把守东门的队长说。

    “什正,您又来了。”那名队正对她颇为熟悉,“请在谯门下稍歇,仆速请县尉来。”

    和初到武功县时的程序一样。东门队正带了几名守兵向县中走去,不一会儿,接引了县尉、县令回到了门口。那名县令见到了北军大队张着的旗帜,感到半年过后所来的人更加重要了。他和其他几名县官走到乐正绫和眉出的面前,向他们深揖。二人也回以礼数。

    “今次我们是奉了大农令的命,自然也是受了天子的许可,到长安右来做地图测量的。要利用天象,测定每一个城邑具体的位置。”乐正绫一边说着,一边将随身携带的介绍文牒交给县令。县令虽然不知道她如何利用天象,但是这位旗鼓簇拥的女什官说的事情既然同地图绘制、城邑定位有重大的关系,那么它必然也是朝廷的大事。

    “和半年前一样,也是需要到陈仓县北去。”乐正绫问他,“不知苏卜都匈夫妇还在县中居住么?”

    “在,一直在。”一旁的主簿向她们点头,“什正的意思是,此次进山还要以他们为向导?”

    “是。”

    “那由小职来引你们去。”陈仓主簿道。

    “这事我们几人去就可以。小何,”乐正绫转向身后的何存,“你把队伍拉到官舍,好好歇息。”

    “唯。”

    何存遂引着其他的人,由东门的卫士队长接往驿舍。而在县主簿的带领下,通书什的几个什官,以及眉出、苏解、申都尉,乘上东门内停驻的车辆,开往半年前那名译人的家园去。

    ——第二节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