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逆行_第六十一章:杭州城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杭州城破 (第3/3页)

活计都安排到我等兄弟头上,芝麻绿豆大点的好处都没有,不如留条性命自在快活。”

    吴加亮生怕自家兄弟反目,立刻化解道:“众兄弟先别忙着吵闹。眼下我等身在熙河大营之中,行事应当谨慎为妙。

    此次攻取杭州城,张横、杨志、秦明、花荣兄弟当属首功,我等一众兄弟各个浴血而战,且先看看朝廷如何封赏再做打算。”

    吴加亮乃是几人军师,众人都习惯听他安排。既然吴加亮发话,大家也都暗自摁下心中思虑不再争执。

    熙河军大营之中,诸军统领都在弹冠相庆,王禀即为熙河军统制便要论功行赏。

    众人落座,听王禀言道:“此次我军攻下杭州乃是征讨方腊的重要一役,今上定要论功行赏。宣抚使大人要我将有功的兵将报上名去,诸位将军可有何人选?”

    谁人心中不知,若是自己统领的军中有将领立下功劳,便是等同于自己的功劳,班师回朝之日,圣上对各主将论功封赏时,便是大大的本钱。

    王禀身兼统制之职,乃是讨方东路大军中的最高统帅,何人敢冒到他的前头。

    王惟忠乃是西军的老资格,为人极是老成,当既一抱拳道:“统制心如明镜,我等有目共睹,还请统制定夺。”

    王禀沉吟一阵说道:“此次宋江部下用计诈开城门,又率先登上城楼,当属首功,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辛兴宗③为人最是贪功,素来看不惯宋江出头冒进,今次宋江偏偏又夺了自己前军的风头,此时心中恼狠便要借机报复。

    只听辛兴宗直言道:“宋江乃是河北大盗,虽然破城有功,不过抵赎前罪而已。更何况,我看他异心未去,现如今我等在城内忙着扫除方腊党羽,他几人却在帐中闭门不出。

    如若统制上表宋江之功,他日若是再生事端,今上怪罪下来恐怕祸及统制大人。我看非但不应表其功,反而应将其旧部打散分到各队当中。”④

    王禀听罢沉吟半晌,叹口气道:“诸位,辛将军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见,真可谓用心良苦。非是我王谋嫉贤妒能,实则是为江山社稷黎明百姓着想。

    这样吧,中军部将王骞,张浚二人领兵有方,击毙敌方大将陆千、石上万,居首功,你们各自军中也将部将之下的受功将领报上来吧。”

    众人均是官场老手,哪个不知王骞,张浚二人是王禀一路带上来的心腹。王禀故意把宋江放在前头说事,显然不过是摆摆样子而已,其实心中早有人选。

    此时利益均沾,他统制大人是熙河军的主帅当然要分大块肥rou,众人当然纷纷出言附和,一一报上自家人的名号。

    辛兴宗这个大头鬼此时才如梦初醒,方知自己中了圈套被人当枪使唤,刚刚进言免了宋江功劳,此时若是把自己手下报了头功未免吃相太过难看。

    辛兴宗平时处处争功,今天却是枉做小人,心中暗骂王禀一声老狐狸,随即赶忙报上王渊④的名字,免得连口汤也喝不上。⑤

    熙河军这边尔虞我诈在杭州城内分名分利,还不如草寇强盗论秤分赃干净匀称。却不知那边方腊、方七佛带着上万的败军一路退到了钱塘一带。

    方腊在军营中大骂方七佛,责怪他守城不利丢失重镇,以军法论处本当斩首,念他乃是军中元老,命他一月之内夺回杭州。

    当初方腊起事之时,杀道盟出了不少金银相助。但此时势比人强,方腊乃是义军最高统帅,方七佛虽然是个天地不怕的主,当下被骂个狗血喷头也只能认栽,更何况杭州确实丢在自己手里,面子上也落不下。

    宰相方肥倒是知道深浅,生怕伤了和气,一个劲地从中调停,劝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方将军自打起义以来,出生入死居功至伟,不但不应惩罚反而应该封王。”

    方腊却是笑道:“封王?好,朕就封你个八大王!丞相,你这就拟旨,加封大将军方七佛为八大王,亲率大军三万直攻杭州城。”

    八大王,大王八,嘿!这个方腊真真是目中无人。不过金口玉言既是封了就推辞不得,方肥虽觉有些不妥但也只能照着词头拟旨,让方七佛得了世袭罔替的八大王。

    方七佛忍了一肚子的火却也发不得,回到自己营中却还得琢磨攻打杭州之事。这杭州城的厉害自己可是知道的真真切切,现在轮到自己来攻城,别说三万人,就是十万人也攻不下来。

    若论守城的本事,熙河军可是逼得西夏人差点亡了国。

    自打仁宗时范仲淹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便在宋夏边境大量筑城,步步为营处处紧逼,扼住西夏咽喉,不断挤压西夏的活动地域,以守代攻令西夏如入牢笼,被迫向大宋求和。

    方七佛思来想去,此时唯一的办法还是得从城门上下手,最起码也得先把宋军的主力杀掉几个。

    备注

    1猛火油

    猛火油就是石油,宋朝广泛应用。

    南朝范晔之《后汉书·郡国志》则记载了古人采集和利用石油的情况:“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文中所谓“石漆”,当时即指石油。

    2王禀

    王禀(?—1126),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字正臣。北宋名将,行伍出身。北宋宣和元年(1119),官至婺州观察使,步军都虞候。次年,改统制,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四年,为宣抚司都统制,从童贯攻辽,败于白沟。

    七年,金攻宋,童贯弃太原还京,留他为副都总管,统领宣抚司兵守太原。靖康元年(1126)六月,除建武军节度使。九月,太原援绝,军民断粮,城陷,犹率疲兵巷战,身中数十枪,后投河死。

    3辛兴宗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辛叔献次子。童贯部将。官至忠州防御使。

    4王渊

    (1077-1129年),字几道,号方渠,熙州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宋朝时期将领。

    5

    【东都事略】卷十一徽宗本纪注解。“宋宣和二年,睦州方腊作乱,陷六州五十二县,势甚振。会张叔夜招降梁山宋江,使属熙河前军统领辛兴宗,辛予千人,令攻杭州。

    杭州贼方七佛,有众六万,宋江用计攻破,擒之,旧属百余人亦伤亡过半。中军统制表江等职功,辛兴宗曰:‘江等原系大盗,虽破城有功,不过抵赎前罪。’统制王禀不敢争。宋江等告退,遁隐终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