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逆行_第一百章:大道混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大道混元 (第1/2页)

    中条山地域广博横跨数州,大宋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县便在九峰山脚之下。此处位于大宋西北边陲人烟稀少,正是宋翊心中理想的安身之所。

    来到河东县城之中,宋翊找了一间中等大小的客栈落脚,要了一碗羊rou汤饼慢慢食用。

    此时宋翊虽是饥肠辘辘,但腹中空了多日不宜暴食酒rou,只能先以汤饼软食慢慢滋养肠胃。

    羊rou汤饼的制作是以羊骨、rou辅为主,加上枸杞、红枣、党参等配料熬煮汤头,然后浇在煮好的面片之上,虽为当地的普通吃食,却也十分滋补身体。

    一碗新煮好的汤饼,盛在粗瓷大碗中端到宋翊眼前,冒着腾腾的热气。宋翊饿得久了,只闻香气便已食指大动。

    围着碗边嘬了一口,浓郁的汤汁入口,只觉回味甘甜口齿生香,滚下肠胃暖透心脾,背脊之上顿时出了一层细汗,只觉天下美味不过如此。

    挑了一片面叶放入口中,顺滑香甜不留口齿,顺着舌尖滑入腹中,虽然无甚味道,但却觉得比那龙肝凤髓还要可口美味。

    宋翊再也忍耐不住,顾不得汤汁烫口,三两下便将一碗汤饼喝得一滴不剩。只觉四肢舒泰身心满足,但仍觉腹中空空如也,仿佛未曾吃过饭一样。索性一口气又点了两碗,吃一碗晾一碗,一碗下肚另一碗也已放得温热。

    宋翊风卷残云一般地又将两碗汤饼吃了个底朝天,方才摸着肚子心满意足。

    一旁小二是个十六七岁的小伙,看得目瞪口呆。这生意做了多年,汤饼的分量掐得极好。

    一碗汤饼不多不少八两分量,整够一人吃喝。饭量小的人还有剩余,即使遇到人高马大,掏力气讨营生的人,最多也不过两碗。今日这个羸弱的瘦鬼怎生这般饭量,该不会打算撑死在这里来讨棺材钱吧?

    小二正在瞎想,却被宋翊一声唤了过去。宋翊随手丢出一两银子吩咐道:“小二,给我准备一间上好客房,我要住上几日。每日三餐劳烦你送到房中,只要这汤饼两碗便好。钱若不够,走时自会补上,定不差你分毫。”

    此地多用铁钱,正经的官铸铜钱却不流通,但真金白银却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河东县是个小地方,一两银子可供普通人家一月花销,小二见了宋翊如此大的手笔怎能不精心伺候,自然是眉开眼笑地去打点一切。

    宋翊并未急着返回山中,而是决定在客栈中落脚,细细调养身体。每日深居简出,吃饭之时也都由小二将羊rou汤饼送到房中食用,除了吃饭睡觉便是打坐调息。

    小二心中虽有疑惑,这位客官不是差钱的人,为何却每日只吃羊rou汤饼充饥,但索性银钱给的充足,也不去多想,只管殷勤招呼唯命是从。

    宋翊修过更骨之术,本就身强骨壮,因此恢复得极快,不过四五日的光景已然恢复如初。

    宋翊临走之时更令小二呐闷,来时分明是个痨病鬼的瘦弱样子,为何数日光景却变成了一个铁塔般的精壮汉子?难不成,自己家的汤饼如此养人?

    这几日,小二跑前跑后伺候得一丝出差,宋翊心中十分满意。江湖中人黄白之物随手可得,于是又将一两银子赏了小二,除了付账剩下便是打赏。

    小二喜出望外,一切事情都抛在脑后,只巴不得天天都有这样的客人登门才好,千恩万谢地将宋翊送出了客栈。

    宋翊在城内逛了一阵,又买了些干粮及笔墨纸砚才不慌不忙赶回山中。

    此时宋翊神完气足健步如飞,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身体柔韧更胜猿猴。舒展筋骨攀山而上,足尖轻轻点地便能腾起五六尺。

    宋翊飞身而上,越跑越是心情愉悦,真觉得自己能够踏云登天,飞鸟展翅也无他高。此次上山却只用了下山一半的功夫,站在青石之前却是气定神闲。

    真气流转,伸手移开青石。宋翊此时身体恢复如初,这青石在他手中似乎又显得轻了几分,不禁心中暗自感叹,以内丹充做真元,果然非同凡响。

    回到洞中一切如故,燃亮火烛,宋翊又开始研读石壁上剩余的文字。

    文字最开始却是吕祖在结成内丹后的感悟:“内丹,乃是天地元阳之气经五脏升华化为真阴水气,再以真火苦苦烧炼而得。人之真元虽同为元阳之气却未经凝练。

    因此,内丹之力数倍于真元,然而非成仙之道,仅真元之上品,或可益寿延年也未可知。吾内丹已成却未见登仙之门径,足以见之,修仙之道仍在修心。

    此法乃是数息,以形导气时刻充盈真元,已备他日登仙之根基。”

    由此看来,吕祖修成内丹之后并没有看到成仙的门道,因此才说这内丹只是经过凝练的真元,只是力量倍增而已,看来若要成神仙主要还是在于修心竟。但内功修为也不能放弃,因此又弄了一套联系内功的心法。

    文中说:“息者七阶,为凡息,观息,数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