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羊羔美酒 (第1/2页)
宋翊上山之前早已在县城中买了白麻纸。这白麻纸比之皮纸、竹纸价格高出许多①,但纸质柔韧细腻更利于书写绘画。 白麻纸又以澄心堂麻纸②品质最佳,但其价格昂贵只有达官显贵才能使用,虽然民间多有仿造但也价格不菲,的确是个稀罕物件。没曾想在河东县这处偏僻县城,竟也有澄心堂纸出售。 抄写吕祖心得此等重要文字,当然要用上好纸张。宋翊走南闯北也不差这几两银子,索性将澄心堂纸全部买下,又让掌柜按照经折装③的样式提前装帧成册。 经折装虽然不似包背装那般利于保存、翻看,但打开之后平铺在地上却十分方便抄写。 宋翊将装帧好的册子平铺在草席上,笔尖上墨,燃亮四根蜡烛,一字不差地将壁上文字细细抄录下来,足足抄了四册。就连壁上图画也是一页一个,临摹得纤毫无误。 宋翊抄写完后,又向石壁上核对数遍确保无误,待得晾干墨迹,才轻轻将册子折好放入怀中。 收拾好一应物品,宋翊又面对石壁上的文字看了半晌,才自语道:“吕祖乃旷世奇才,为弘扬大道,将平生所悟现于壁上传于后人,但若被方腊之辈所用岂不生灵涂炭?” 于是,宋翊对着石壁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并朗声说道:“吾辈天生愚钝绝非大成之才,未料今日机缘之下得窥仙机,既是如此便有传承之任。壁上文字暂存吾处,必不敢有一丝改毁,日后定当寻觅德才兼备之人承托吕祖之志。” 言罢,随后cao起尽斩,手起刀落石屑纷纷,将壁上文字毁了个一干二净。 出了中条山,宋翊一路来到绛州正平县,随便找了一间酒楼用些酒饭。 酒楼不算很大,只有上下两层,但买卖却是好得很,几乎起满坐满。 酒楼的名字起得也是气势不凡,叫做“百珍荟”。宋翊心情大好,偏要试试这店内能烧出何等菜肴,竟有如此口气。 宋翊选了墙角一处空桌落座,一名小二立马笑着赢了上来。 小二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一边擦着桌子一边笑着问道:“客官,不知您用些什么菜肴?” 宋翊嘿嘿一笑说道:“你这酒家那么大的口气,要叫‘百珍荟’,你且将拿手酒菜端上几个让我尝尝。” 小二笑道:“这位爷有所不知,我们这‘百珍荟’在绛州一地有十几家分店,最出名的菜就是‘十大碗’,味道肯定错不了,保您满意。只不过菜品多了一些,只怕您一人食用不完,不如我报上菜名,您挑上两碗可好?” 宋翊本来食量就大,又听小二如此自夸,便说道:“报什么名字,十碗全端上来便是,最好的美酒也要沽上一斤。” 小二心道此人真是一个食客,各色菜品都要尝上一口,但生意上门岂有推辞之理,于是招呼一声:“您且饮杯香茶稍等片刻,可口佳肴马上就来。” 说话间,茶博士已为宋翊沏了一碗香茶,只闻茶香四溢,饮上一口也觉口齿留香。宋翊心中暗道:“茶已如此,想必菜品也不会差。” 凡是酒肆、菜馆中的伙计、小二最会察言观色,看宋翊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便是不会差钱的主儿。于是,专门嘱托后厨高灶,手脚麻利快切块做。不多时,各种好菜便已轮番上桌。 此处上菜却不用盘碟,而是分别盛在十个大海碗之中。十个大碗依次端到桌上,每上一碗,小二便要让宋翊先尝几口,并且在旁边解释一番才会端上第二碗。 第一碗,香辣鸡丝汤。取鲜嫩雏鸡胸rou细细切丝,以甜、咸、辣三味香料腌制,再用guntang的猪骨汤在碗中浇熟。 此菜入嘴,嫩滑香辣大开胃口。因此,才将它做第一碗上桌。 第二碗,小稣核桃rou。以精瘦猪rou切成条块,以鸡蛋、生分抓匀,入油锅炸至金黄,再配上木耳香菇少许鸡汤,文火蒸透。 此菜形似核桃,色泽鲜艳,酥而不烂,嫩滑爽口,味美汤鲜。 第三碗,玉米扁豆湯。此菜初看只是一道简单素菜,其实做工却不简单。先以老母鸡、火腿以文火煲汤,再以汤汁侵泡扁豆、玉米粒。待得玉米粒扁豆粒浸饱汤汁,再换过汤汁文火煮熟。 此菜上桌,用汤勺盛好放入口中,颗颗饱涨入口即破,汤汁四溢清爽可口。 第四碗,天和蛋。此菜需先把新鲜红薯用锅蒸烂,再与各种软糯米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