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真_第一章林寒宇的吐槽(求推荐票和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林寒宇的吐槽(求推荐票和收藏) (第1/1页)

    第一章林寒宇的吐槽(求推荐票和收藏)

    上古时代,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中古时代,满天神佛,诸圣显影,吸纳精华,享长生岁月,喜可捉星拿月,怒则气吞寰宇……

    今问天地何苍茫,人间半哀乐。神仙可学无,百岁名大约。

    争先等驰驱,中路苦瘦弱。浮生亮多惑,善事翻为恶。

    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

    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

    ……

    天启七年,七月九日。

    历经一个月的反复确定,林寒宇终于接受现实,自己成为明朝最为人同情,也是史上第一倒霉的皇帝——朱由检。

    遥想月前,林寒宇一朝穿越为朱由检,内心无疑是崩溃的。

    不过还好,这个时空的历史与原来的一模一样,只不过人们都强大了许多而已,这样看来自己也算是有了一点优势。

    “大伴,孤为何感觉最近京中的‘百姓’有些不一样”朱由检问道。

    王承恩回道:“殿下,我大明把普通凡人和低阶修炼者统称为‘百姓’”

    “这样看来前段时间的发生的民乱是低阶修炼者咯。”朱由检暗自想道。

    “大伴,这些‘百姓’造反是因为吃不起饭吗?不应该吧?”

    “殿下,这些‘百姓’造反是为了修炼资源,甚至是为了成仙长生!”王承恩笑道。

    王承恩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和遗憾,毕竟身体残缺的人是不可能长生的。

    “成仙,长生?这世上真的有仙人吗?”朱由检问道。

    王承恩脸色浮现出向往之色,片刻后道:“殿下,老奴不知这个世界有无仙人,但太祖成仙是不争的事实。

    有诗为证:

    ……据传太祖,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四发,通真达灵。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来时长日月,去后任西东

    ……相伴云和水,为邻虚与空

    ……一灵真性在,不与众心同”

    “大伴,孤记得成仙当不易吧?那些百姓难道也有成仙的希望吗?”朱由检询问道。

    王承恩苦笑道:“殿下,成仙何止是不易,简直就是极难!”

    接着王承恩又叹息道:“古人云:成仙比上青天还难三分,在我等踏上了修仙之途,才发现古人诚不我欺也!

    毕竟上青天只是上去,成仙是要与天同寿,难易一目了然。”

    朱由检点点头,且他还记得这个世界理论上人人都可以修仙,但修炼是需要非常高门槛,即灵根资质,功法资源以及如何蚀经读文缺一不可。

    王承恩笑道:“殿下,成仙虽然不易,可是不到最后时刻谁能够轻易放弃,况且不是有太祖皇帝珠玉在前吗?”

    朱由检一听,脸上有些抽搐,心中乱骂,也不看看自己的资质,就想成仙长生。

    “大伴,你熟悉明史,我大明除了太祖和成祖以外,还有其他人升仙成功吗?”朱由检问道。

    王承恩仔细思考一下,摇摇头道:“启禀殿下,据老奴所知除了太祖,成祖二人长生以外,没有人升仙。”

    朱由检眼神一暗,果然成仙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尽管成仙困难重重,可是那些低阶修炼者的百姓不这样想啊,三百年前太祖皇帝朱元璋驱除妖族鞑虏,恢复人族中原,然后成仙得道飞升不就近在眼前吗?

    既然别人可以,为啥我不行,换我上肯定也行,肯定也能够飞升,人生十大错觉之一,他却当真了!

    朱由检想到这个鼻子都快气歪了,就你们这些凡杂废灵根也想要跟太祖朱元璋比,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子?这能比吗,有可比性吗?

    朱由检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没有,一点希望都没有!

    太祖朱元璋可是传说中的圣品灵根,这种灵根可谓是千年难出一个。

    就他们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也就陈友谅,张士诚等寥寥几人可与之比肩,可是最终还是被太祖皇帝一一扫除,才一统天下!

    朱元璋最后自然也成仙飞升,带着马皇后他们夫妻两人离开这个世界,当然这是后话了。

    和历史上一样,朱元璋离开前也为朱允炆留下了丰富的资源,不过即便如此,朱允炆还是没有守住皇帝宝座,被朱棣给干下来了,这只能说是建文帝的悲哀。

    先不管朱允炆有多悲哀,现在继续听林寒宇的吐槽。

    朱元璋这样的人是你能够比的了?哪怕就是传越时空过来的林寒宇也不得不说一句佩服。林寒宇虽然不知道那有多难,可是不妨碍他的仰望。

    因为他现在仅仅是一个地品灵根连一个天品都没有,就知道那有多难了。

    林寒宇现在也没想着跟太祖皇帝比,他现在只想着如何保住大明江山和活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啊!

    因为崇祯朝不好混啊,哪怕你是皇帝也一样!

    既然说到了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林寒宇也就是原来的崇祯朱由检到底有多倒霉?

    且不说内有史上规模最大的百姓起义之患,外有辽东妖族后金崛起威胁边疆,单单是从他登基之日起便没完没了的天灾水患,就足够历史上的崇祯喝一壶了。

    且直到朱由检自挂东南枝为大明王朝殉葬的崇祯十七年,每年不是北方有大旱,就是南方发大水,期间还夹杂着各种地震、冰雹、海啸、台风……

    这些天灾,不说放在王朝统治行将崩坏的明末,就是放在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盛唐。

    也足以给统治者带来伤筋动骨的重创,一着不慎,都有倾覆之危。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朱家天下绵延至今两百余年,土地兼并,资源分配和生存空间实已达到封建王朝的巅峰。

    看似繁华强大的大明已入烈火烹油,岌岌可危!

    永乐初年,大明丢了土地肥美的关西、河套;

    宣德三年,大明又在文臣的忽悠下,把稻谷可一年三熟的交趾给放弃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