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真_第三十三章抄家(求推荐票和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抄家(求推荐票和收藏) (第2/2页)

肺都要气炸,但偏偏对方是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自己只能干瞪眼。

    这些厂卫就像一只只饥肠辘辘的饿狼,连摆在堂前装饰的花瓶,还有挂在墙上的字画都不放过,有一样拿一样。

    没多久,方才还是精装华美的顾府中堂就显得空空如也。

    顾秉谦嗓子喊得有些嘶哑,已经不剩下什么力气,可从头到尾压根就没有任何一个人留意过他,甚至里面还有不少是他熟悉的面孔。

    顾秉谦不知发了什么疯,突然喊道:

    “田尔耕,可有驾贴!?”

    这次田尔耕到是给了这个内阁大臣的面子,终于转头看了过去。

    只见田尔耕握住刀柄,面色不动,冷笑着拿出一张‘驾贴’,说道:

    “我不仅仅有驾贴,还有圣旨呢!”

    田尔耕的动作很快,喊完话直接把驾贴收了回去,顾秉谦只能看清上面有几列密密麻麻的小字,至于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那就一概不知了。

    当他急切上前几步想要拿来细看的时候,却被一名面色严肃的锦衣卫百户抽刀挡住,警告意味明显。

    此时,旁边的太监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查,内阁大臣顾秉谦与,贪污腐败灵石宝贝价值四百万枚灵石,深辜朕望。

    着锦衣卫、东厂并大理寺、刑部、吏部共同抄家,其贪腐所得,一半充入国库,一半归于内库。

    罪臣顾秉谦,下狱,砍头,悬于午门,诛连三族!以为后来者戒!钦此!”

    顾秉谦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等太监念完诏书,立即就有锦衣卫上前将瘫软在地上的顾秉谦带走处置。

    ......

    顾府的规模不小,物件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在东厂听记们的带领下,锦衣卫抄家大队有点忙不过来。

    不得已,田尔耕只好再让百户从镇抚司调来一些人手。

    等抄家完毕东西都安顿好,时间却已经接近午时,小半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天注定是个忙碌的夜晚,在北镇抚司的衙门里,直到入夜都是灯火通明,不断有人进进出出。

    书吏要把各种物件登记入册,统计银粮总数,百户千户和普通的锦衣卫则成了力工,将源源不断的灵石宝贝搬入内库留用。

    ……

    却说田尔耕在抄家的时候,朱由检却看着下面的袁崇焕不发一言。

    一个月前朱由检就召袁崇焕进京面圣,今天下午刚到京城。朱由检就迫不及待的想见见这个提出“五年平辽”的人。

    当然与历史上不一样,此时袁崇焕还是一位“老百姓”,朱由检还没有给他破格提升为兵部尚,督师蓟辽。

    经过了历史的见证,袁崇焕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能的人,但是也是一个特别不靠谱的人。

    他的胆子太大,思想太过天马行空。所以朱由检不会再给他太大的权力,必须有人压着。

    要知道兵部尚书,督师蓟辽,是一个很大的官,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部长,很牛。

    但最牛的是后面四个字——督师蓟辽。

    明代能当上督师的,只有一种人——内阁大学士。

    比如之前的孙承宗,后来的杨嗣昌,都是大学士督师。

    当然历史上的袁崇焕例外。

    让我们先来看看袁历史上崇焕的一生: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即生于万历十二年,死于崇祯三年。

    袁崇焕字元素,汉族广府人,民族英雄,抗清名将,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

    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

    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并声称自己可以五年复辽,赴任后持尚方宝剑将东江毛文龙设计杀害。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了京都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

    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皇帝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磔刑。

    磔刑也就是凌迟极刑。即割rou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俗称剐刑。

    这种处刑方式很残忍,一般记述是说将人身上的rou一块块割下来。

    而历代行刑方法也有区别,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后枭首。

    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几类。

    PS:日更五千,承偌开始,求月票求推荐票收藏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