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陛下当行王道(求推荐票和收藏) (第1/2页)
第三十九章陛下当行王道(求推荐票和收藏) 秦良玉下了马车,就看向领头的王承恩。她之前进京勤王还是天启元年,一晃七年,怎么也不认识当时还名声不显的王承恩。 刚要开口问,王承恩笑着上前道“马夫人,请吧,皇上已经等了一会儿了。” 秦良玉脸色微变,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个玉树临风的青年,含笑的望着他们这边。 哪里还猜不出,这个自然更不会有假,秦良玉一边看着朱由检,一边道:“快,请带我去!” 说着,大步向朱由检赶去,秦良玉赶到朱由检跟前,单膝就要跪地“命妇……” 朱由检快步过去,拉住她,道:“老将军请起,都免礼!” 秦良玉虽是女子,也过五十,可久经沙场,修为奇高,且性格刚毅,朱由检根本拦不住,她还是跪下了,沉声道:“命妇秦良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秦良玉心里忐忑无比。让皇帝出城十里相迎,别说往前几十年,哪怕是整个大明朝,也没有吧? 朱由检看着秦良玉的背,哪怕跪在那,犹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又如笔直如枪,凛然不可冒犯。 朱由检心里激荡,这就是历史上的那位女英雄,旷古未有,风姿傲立古今,人神钦佩! 朱由检强耐激动心情,再次伸出双手,扶起秦良玉,笑道:“秦将军不必如此,平身。” 秦良玉这才站起来,她足足有八尺高,站在那,如同一座山般,无形中给人压力。 哪怕是朱由检,也感到一丝压力,好在他还记得自己是皇帝,面容带笑的打量着秦良玉。 秦良玉一身的软甲,英姿飒爽,远胜一般男子,脸上风尘仆仆,有着军人特有的浓烈刚硬冷冽之色。 “来,”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笑着摆手道:“朕准备了些酒水,给秦将军接风洗尘。” 秦良玉抬手就要拒绝,却被朱由检拉住了手,带了一步,只好跟着进了亭子。 朱由检率先坐下,拿起酒,翻过两个个杯子,给两杯挨个倒酒。 秦良玉也是有些疑惑之色,立着不动。 朱由检到好酒,坐在那,看着秦良玉笑道:“都坐,别人没有资格,秦将军绝对有,坐!” 秦良玉一直也在悄悄的打量着朱由检,见他始终神色平稳,没有丝毫做作,心里感激,抬手道:“回皇上,臣等都是尽臣子本分,岂敢邀功,请皇上勿要过于赞誉。” 朱由检摆手,道:“老将军坐镇西南诸省,功劳甚大,朕这次召秦将军进京,除了想亲自见一见老将军,以示朝廷的重视与感念。 还有就是京城最近有些不安稳,且后金魔族不日将兵临城下。 到时候还需秦将军出力,朕之性命可托付于你。” 秦良玉看着朱由检,看着他的脸色,看着他的眼神,看着他的动作。她南征北战,阅人无数,岂会分辨不出真假,心里也甚是感动,抬手道:“臣当尽忠职守,不敢懈怠,尽全力保京城不失,为陛下沙场奋战。” 秦良玉说完,便在朱由检对面坐下。 朱由检这才松口气,端起酒杯道:“马家镇守西南,劳苦功高,朕待西南诸省百姓,以浊酒一杯,敬老将军一杯,饮尽!” 朱由检说完,一仰而尽。 秦良玉举着酒杯,躬身道:“臣奉命,忠于职守,万不敢当!” 朱由检拿起酒壶,给秦良玉倒上,又给自己倒上,再次举杯道“马氏一族源自伏波将军,乃忠良之后,马氏祖上三辈起,为大明朝廷南征北战,抚定天下,朕代朝廷,敬老将军一杯!” 秦良玉端起酒杯,道:“此乃为臣本分,不能尽善尽责,马氏愧于朝廷!” 朱由检再次倒上,脸上肃容道:“这第三杯,是朕要敬老将军。朕登基以来,欺朕者无数,唯有老将军,尽心尽力。 未见丝毫轻慢,言语恳切,为国为民,可见老将军风骨,朕,三敬老将军!” 秦良玉面上动容,站了起来,端着茶杯,沉声道:“马氏深受皇恩,铭感五内,愿为皇上,愿为我大明社稷,粉身碎骨,马革裹尸!” 朱由检也慢慢站起来,看着秦良玉,这位将军一生戎马,一生为国,一生忠诚,呕心沥血,可敬可重。 他举着酒杯,沉声道:“老将军必长命百岁,福寿安康!” 十里亭内,朱由检与秦良玉聊了一个时辰,这才准备回宫。 朱由检拉着秦良玉在一个马车内,向她阐述着他一系列改革意向,有军有政,有略有详。 秦良玉认真的听着,渐渐的神情露出钦佩之色,赞朱由检有太祖太宗之风。 朱由检谦虚之后,又说起京城之外的皇太极,表达了担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