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十八章 密谋11 (第4/6页)
的反方向可能还是不成功,想象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而只有一条路是通向成功的,父母知道有一条路是错的,只是反方向的那条路很可能还是错的。 毕竟通往神性的道路,并不能够以漫长来去形容,如果要准确的说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的,应该是虚无,你什么都不知道,自然而然的,也就不知道应该要往那个地方去走。 现在请你告诉我,这种辩证法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有哪几部分?它的途径是什么?看来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把我们带到一个可以暂时休息的地方,然后再抵达旅途的终点。 亲爱的格老孔,你无法再跟我一道前进了。这倒不是因为我即非人造的。即眼睛。即太阳。神话中的那个野蛮无知的泥不愿意,而是因为我从现在开始不再对你用形象和象征来表达我的意思,要是我能做到的话,我要把向我显现的真相告诉你。 尽管我还不能断定向我显现的真相就是真理,但我敢肯定,我们必须要看见的真理就是与此相似的东西。 大家会想,我本可以堵上这个入口,上面用薄薄一层坚硬的土,再往下用松软的土,这样无论何时我费不了多少劲就能重新打通这条出路。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恰恰是谨慎要求我能够立刻跑出去,正是谨慎要求――遗憾的是次数那么多――拿生命冒险。这一切都靠相当艰难的计算,而机敏的头脑的自我欣赏常常是能继续算下去的唯一原因。 我必须具备立刻跑出去的条件,不论我如何警觉,也会受到由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向来的攻击,不是这样吗? 必须逃走,这才是我应做的一件大事,是我从前面所讲的那一番道理推演出来的结论。不过,逃到什么地方?在这一点上我老是在那里考虑,我没有看到,地方的选择是一个极其次要的问题,因为,只要我能离开她就行了。 既然是哪里都可以生或死,既然是我只能到哪里就生活在那里或死在那里,干吗要那样犹豫不决地考虑去的地方呢?经常暴露关心生活小事的天性,这表明我们的自爱心是多么的愚蠢!我对到哪里去隐居拿不定主意,其实,谁曾说过我到这个地方而不到那个地方是人类的一件大事,说我的体重将打破地球的平衡? &当我们不知道我们应当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什么事情也不做。在一切格言中,这是对人最有用处的格言,同时也是人们最最难于奉行的格言。 如果你还不知道幸福在什么地方就去追求幸福,那就会愈追愈远,就会走多少道路便遇多少危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所为然后才有所为的办法的。 当一个人怀着满腔热情,急于得到幸福的时候,他是宁可在寻求的过程中走错道路,也不愿意为了寻求幸福而呆在那里一点事情也不做;然而,只要我们一离开我们有可能发现它的地方,我们就再也不能够回到那个地方去了。 既然探讨应当做什么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多疑的畏惧有何必要呢?如果你看得清楚,满意地走过去而不要折回;如果你看不清楚,停下来询问最好的顾问。 但如果有什么别的东西反对你,那么根据你的力量谨慎明智地继续前行,保持那看来是正当的东西。因为达到这一目标是最好的,如果你做不到,也要让你的失败是尝试的失败。在所有事情上遵循理智的人既是宁静的又是积极的,既是欢乐的又是镇定的。 我说,你说得没错,要是从那种观点出发,我们的考察就会变成谬论。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攀上了一个高峰。我们一定不卓越才能的人来统治,那要松懈下来,而要继续前进,因为从这里我们最有可能清晰地看到这些事情的真相。 他说,我敢说这是我们必须做的最后一件事。我说,那么你上前来,这样你就可以看见有多少种邪恶我指的是值得观察和区别的那几种。他说,我跟得上,你尽管往下说吧。 我说,没错,我们已经达到这个论证的高度,从这个高处我仿佛看见美德都属于一种类型,而邪恶却有无数种类型,不过,值得注意的邪恶有那么四种。 :“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他坚持说,“他们是怎么走和为什么走的,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一切我们都必须搞清楚。每隔个把月就损失一个温顺的科学家并且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走的,为什么走,到什么地方去了,那是不行的。 他们是到我们所想的那个地方,还是哪里?我们一向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到我们所想象的那个地方去了,但是现在我却不那么有把握。最近从寄来的有关贝特顿的内部消息你都看了吗?” 如果我遇到这样一个坚定不移、岿然不动、而又绝对正确的东西,我会怎么样也许问题就出在我们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即使已经登上了喜马拉雅山,埃弗勒斯峰仍然遥遥在望。 如果遇到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可能会有几种反应,一是不知所措,二是掉头就走,三是必须弄明白它是怎回事,四是盲目崇拜。这所有的反应都会使我们回到旧有的模式,因此都得弃之一旁。 某甲既然是岿然不动的,我们和他接触就应该受到熏染。它不是神秘学或玄学,它只是非常单纯的一个东西。 任何巧妙的办法和灵活的思想都不能让我们跟随一位乱走一气、不走正道的向导行走。传播的消息和肤浅的看法纷纷扬扬,弄得我们不知所措,在这种混乱之中,不可能为自己选择一条可行的道路。 我们不要给自己确定一个如此游移不定、变幻莫测的目标;我们要一直跟在理智的后面;公众如果愿意,就让他们带着赞许的意见跟着我们走这条路;但由于公众的赞许完全取决于命运,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他们会走另一条道路而不走这条道路。 即使我因道路正而没有选择正道,我还是会不得不走这条道路,因为我凭自己的经验发现,这毕竟是最安全、最合适的道路广上天施与人类的恩惠是,体面的东西也是有用的东西广在一场暴风雨中,古代的―个水手这样对海神说: “哦,海神,只要你愿意,你就能让我活命;只要你愿意,你就能让我丧命f但我仍将牢牢地握住舵柄。 没错。 那么,他们最懂治国之道,也过着另外一种比、生活更好的生活,除了这些人以外,你还能强迫别的什么人来保卫城邦呢? 他说,没有别的人了。那么你同意我们现在就来考虑,如何在一个国家中产生这样的人,如何把他们领向光明,就像故事中说的那样,从冥府上升到诸神那里去,好吗? 我当然同意。这不像儿童游戏时翻贝壳,而是灵魂从朦胧的黎明转向真正的大白天,上升到我们称之为真正哲学的实在。确实如此。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考虑一下,什么样的学习会影响这种转向? 这真的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因此,只要人们知道了捷径的话,都会按照现成的道路去走,这无异于是按图索骥,但是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比较好的一种了。 如果有一件事是你难于完成的,不要认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