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轮回学院_第一千六十二章 密谋1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十二章 密谋15 (第4/6页)

切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不能告诉经历过车祸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些意义只存在于内心,需要一层一层拨开,才能慢慢领悟、参透。

    是的,神性的力量,并不仅仅只是一张门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是体验卡之类的东西,就好像是一个天生失明的人,第一次看见东西,一个三维的人,第一次看见四维的东西一样。

    音乐给予他的那种转瞬即将化为一种真正的热望的乐趣,在这样的时刻,确实象是我们在做香料的实验时的那种乐趣,象是当我们接触一个不是为我们所造的世界时的那种乐趣——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没有形式,因为我们看不见它;

    没有意义,因为它为我们的理智所不能掌握;我们只能通过一种感官才能到达那里。

    斯万的眼虽是敏锐的绘画鉴赏家的眼,他的脑子虽是人情世故的精细的观察家的脑子,它们却从此要带上无法消除的无聊乏味的生活的痕迹;

    当他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与人类无关的人,盲目的人,失去了逻辑能力的人,几乎变成了一个荒诞的传说中的独角兽,变成了仅仅通过听觉来感知世界的怪物时,这对他来说倒是可贵而神秘的休息。

    科学是一种神奇的工具,就它的实际意义而言,“科学”一词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词汇之一。

    不过,当今世界,人们在说起这个词的时候,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什么时候人们会说侦查是一门科学呢?

    什么时候人们会说犯罪学是一门科学呢?在说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他们意味着,必须要从一个人的外部来观察他,仿佛他是一只巨大的昆虫;他们说这种方法是不带偏见的,我却说这种方法是毫无人性的。

    他们需要让自己和研究对象离得远远的,好让他看起来就像一只遥远的史前怪兽;紧紧盯着他那“罪犯的颅骨”,就像是在研究犀牛鼻子上长出的怪角。

    如果这样说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必定是,教育实际上并不像有些人在他们的职业中所宣称的那个样子。他们声称自己能把真正的知识灌输到原先并不拥有知识的灵魂里去,就好像他们能把视力塞入瞎子的眼睛似的。

    他说,他们确实这样说过。我说,但是我们现在的论证表明,灵魂的这种内在力量是我们每个人用来理解事物的器官,确实可以比做灵魂的眼睛,但若整个身子不转过来,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

    同理,这个思想的器官必须和整个灵魂一道转离这个变化的世界,就好像舞台上会旋转的布景,直到灵魂能够忍受直视最根本、最明亮的存在。

    要是那些囚徒有可能抓住这个想要解救他们,把他们带出洞xue的人,他们难道不会杀了他吗?他说,他们一定会这样做。亲爱的格老孔,我们必须把这番想象整个地用到前面讲过的事情上去,这个囚徒居住的地方就好比可见世界,而洞中的火光就好比太阳的力量。

    如果你假设从洞xue中上到地面并且看到那里的事物就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那么你没有误解我的解释,因为这正是你想要听的。

    至于这个解释本身对不对,那只有神知道。但不管怎么说,我在梦境中感到善的型乃是可知世界中最后看到的东西,也是最难看到的东西,一旦善的型被我们看见了,它一定会向我们指出下述结论:

    它确实就是一切正义的、美好的事物的原因,它在可见世界中产生了光,是光的创造者,而它本身在可知世界里就是真理和理性的真正源泉,凡是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合乎理性地行事的人,一定看见过善的型。

    然而,彻底废话式的聊天却可以在作家笔下产生丰富的意味,这是怎么回事只是因为他先把我们带离那个实在的、平面的、以常规角度观照着的聊天,然后把我们带到一个或几个新的位置上。

    带进一个新的或更大的系统中,从一个或几个新角度再作观照,常规的废话便有了全新的生命。就像宇航员头一次从月亮上看地球,从那个角度上所感受到的意味和所发出的感慨,必不是我们以往从地球上看地球时所能有的。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间离效果”和“陌生化”吧。

    有时,我的心在哭泣,渴望看到所有这些东西。如果我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凭借视觉将会有多少美展现出来啊!可是,那些有眼睛的人显然看得很少。

    对于世界上充盈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万花筒般的景象,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也许人类就是这样,极少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

    今天我给大家看的是宇宙美术、宇宙的艺术,这宇宙的艺术是不是超过了科学的望远镜的观测和摄影呢?不是的,它和科学的对星球的观测和摄影是相辅相成的、互相配合的,就好像有了照相以后,也不能说是这画家都失业了。

    宇宙的美术,简单说一句就是用艺术的手法去描绘宇宙的景象,就这么一句话,描绘月球就是月球的景象,描绘土星就是土星的景象。

    现在我们知道,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已经飞跃过太阳系。有一个“旅行者号”的飞船,曾经飞跃过土星、木星等等拍下许多照片,但是那些照片我们一般看起来使人惊讶的就是,土星的光环那么漂亮,一条一条的条纹非常多,绕着这个土星。

    但是它尽管是这样飞过,还飞过了天王星、海王星,但是它所接触的到底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它在一定的时间走过那里,而且还不能停,就在走过它附近的时候赶快拍照,拍完以后就过去了。

    就在这短时间里拍下来的照片呢,仅仅在宇宙的很短的时间里面片刻对于某大行星的印象,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但是人类的好奇心不会因此满足,因此就有这种宇宙美术的创作。

    人是无法想象出自己从未见识过的东西的,而这给神性的力量,就是拔高人的层次,哪怕是这个层次再怎么的短暂,至少也是体验过了,也就能够明白那一种感受。

    一个真实的人,无论我们对他的感情有多深,总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我们感官的产物,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无法看透,总有一种僵化的分量是我们的感觉所抬不动的。

    遇到有什么不幸落到这人的头上,我们固然也能为之而伤心,但是我们心目中他所遭受的不幸其实不过是整个不幸概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甚至他本人也只能感受到整个概念的一部分。小说家的创举在于想到用数量相当的抽象部分,也就是说,用灵魂可以认同的东西来替换灵魂无法看透的部分。

    现在来看一看两种实体的概念和神性的概念之间,看一看我们的灵魂对我们身体的作用的不可思议的观念和上帝对所有一切生物的作用的观念之间,还存在着多大的距离。

    创造、毁灭、无所不在、永生、无所不能和神性,这种种观念,既然是只有很少数的人看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