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章 印证 (第1/2页)
陈浮生从进门的霎那,便察觉到一些微妙感应。 并非险兆。 而是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这种熟悉感,并不是说眼前的枯槁老道士是熟人,而是老道士身上散发的气质,与姜伯通非常相似。 陈浮生自幼被姜伯通抚养长大,日夜待在一起,耳濡目染,早就对姜伯通身上的气息气质极为熟悉。 此时此刻,在这个枯槁老道士的身上,陈浮生又感觉到那种熟悉,宛若先师姜伯通现身眼前。 “你是姜伯通的弟子么?” 枯槁老道士此言一出。 陈浮生肃然抱拳躬身,深施一礼,低语问道: “前辈!请问前辈与先师是何关系?” “先师?” 枯槁老道士被白眉遮盖的眼中,露出凄然哀愁的神态,原本颓废如朽的模样更显衰老,沙哑声音说道: “想不到十九年前一场相见,竟成永别......” 他说着,又认真打量陈浮生,缓缓点头道: “不错,你这孩子很不错!也不枉伯通师弟将你抚养成人,足以告慰师弟之灵......” 随着话音,枯槁老道士手腕翻动。 一杆卦幡浮现而出! 此卦幡以赤铜为柄,中段以银丝镶嵌符箓咒纹。制工精湛,与姜伯通遗留的卦幡一模一样,宛若同根相生。 陈浮生心中震动,立即大礼参拜,俯首道: “弟子陈浮生,见过师伯!” 当年姜伯通未逝世之前,教导陈浮生占卜问卦之术时,曾经感慨的提过一句。说有一位同门师兄,二人亲厚无比,最擅长占卜问卦。 但自此之后,姜伯通便再未提起任何同门。 枯槁老道士虚抬手掌,示意陈浮生起身,沙哑说道: “我已是孤魂野鬼,苟延残喘。你今日见我,切勿泄漏。世间也仅你一人,知我仍在......” 陈浮生恭敬行礼,再才缓缓起身,点头受教。 “吾名邬淳风,与你先师一同入门,拜在蓬莱福地玉虚灵山座下......前尘往事,过眼烟云,已是不堪回首矣......” 枯槁老道士邬淳风流露追忆的神态,摇摇头,叹息一声: “当年,伯通师弟天赋绝佳,胜过我许多。他年仅十数岁,便毅然远赴蓬莱求道,此心此志亦是胜过所有同门......” “可惜,若非那一场变故,如今他已是玉虚灵山之主......可叹,若不是为了救我这个无用人,他也不会沉沦寂寂,从此无声无息......” 陈浮生从未听姜伯通提起旧事,一直以来,只知道师父是个无名的游方道人,周游山河降妖灭鬼,如慈父般将陈浮生抚养长大。 此刻听到邬淳风如此说,陈浮生心潮起伏,难以自己。 邬淳风回忆前尘,沉默了许久,又再说道: “那一年,我和伯通师弟受命,前往南楚探索一个秘墟。当时的他,是五境灵官......我虽为师兄,但一切行事却以他为主......” “后来,秘墟之行出现灾变。他为了救我,不惜自焚心庐灵窑......最终,我逃出生天,而他却陷落在秘墟内,生死不知......” 邬淳风说得极为痛苦,白眉须发凌乱摇动。 “......我回山求救,却被告知伯通师弟已经毙命......当时的我无能无力,也难以质疑这个消息......” “多年以后,我侥幸得了一些奇遇,功成六境神将......忽有一日,又遇见了伯通师弟......” 陈浮生沉默而仔细的聆听,当听到这里,隐隐明白。 当年姜伯通并未身死,而是携带神兵逃出,但修为倒退为三境,又被追杀。直至捡到襁褓中的陈浮生,再才隐姓埋名游走天涯历练。 邬淳风说到这里,叹息道: “我惊喜他还活着,劝他重返蓬莱玉虚......但他拒绝,携着当时只是幼婴的你,飘然而去,从此再未相见......” 陈浮生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此时不禁问道: “师伯,我先师从不提同门旧事,只说已经被逐出蓬莱。究竟是发生了何事?我曾遇见一个叫李元璧的道门弟子,去往宝骑镇故宅,拜祭过我先师的坟墓。” 邬淳风的神色变得有些木然,看不出悲喜,只是摇头道: “伯通师弟既已放下,那我也不必多说。前尘之事,你若想探寻,便去蓬莱玉虚......若有那一日,你自然会明白。” 陈浮生暗暗将这个疑问压在心里,终有一日,必当亲赴蓬莱,查个水落石出。 邬淳风指了指身边:“来,坐下,前事不提。今日你我有缘相见,为的是解决晁馗身上的隐患。” 陈浮生行礼,坐到邬淳风旁边,静静聆听。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