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立夏 六 (第2/2页)
了:“退之,这可是胡胜祥的钟馗嫁妹呀!老爷子今年就要封箱了,看一场少一场啊!” 此时茶楼里已经响起了鼓点声,听见鼓声,王崇恩也不理会梁书,径自进了茶楼,梁书见状也只得跟了进去。 依照梁书的想法,所谓的傀儡戏,不过是几个人举着一个木头娃娃,绕着一个昏暗的场子咿咿呀呀地唱戏。 可进了茶楼才发现自己错了,茶楼正中空出好大一块区域,四周被大红的布幔围起来算是舞台,台子两侧各有一面锦幡,右写三五步走遍天下,左书六七人百万雄兵。 此时台下已经坐满观众,只是台上还没有人,只有后台零星传出几下锣鼓声响。看王崇恩一脸兴奋的样子,梁书便对伙计亮出了自己的刑部腰牌,好歹在前排加了张桌子。 梁书被邻桌的看客挤得难受,便抱怨道:“延清,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还看这种东西啊?” 王崇恩却不以为然:“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胡老爷子的钟馗嫁妹可是有绝活儿的,当年还进宫给太后演过,据说得了不少封赏呢。” 梁书撇了撇嘴:“不就是几个木头疙瘩在台上晃来晃去吗,能有什么绝活儿?” --- 随着一阵喜庆的锣鼓声响,四周的灯烛忽然熄灭,只有中间的戏台上依旧通明。 `有钟馗心郁闷,我妹的婚姻cao心中。思前想后无主见,生死簿上看分明。叫鬼族与我看过生死簿,有杜平上京正行走。一霎时雷鸣电闪,哎呀呼~` 苍凉的唱腔过后,一个书生模样的傀儡踩着锣鼓点缓缓走上戏台,‘钟馗嫁妹’的故事便由此展开。 故事的情节十分老套:主人公杜平是个年轻有为的读书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了雷雨,杜平寻了棵大树避雨,结果却遭了天雷一命呜呼。再睁眼时,他已经身处阴曹地府,自己的眼前正站着几个青面獠牙的鬼差,杜平跟着鬼差进了鬼门关,过了奈何桥,逛遍了十八层地狱,贴心的鬼差还很仔细的给杜平讲述了每层地狱的典故和规矩。 胡老头儿的唱腔独有一种苍凉的意境,从他口中唱出的地狱格外阴森。尽管四周的叫好声不断,可梁书依旧看的兴趣索然。 “十八层地狱说得好听,要是真有拔舌地狱,世上怎么还有这么多搬弄是非的人。还有那个什么蒸笼地狱,编故事的人怕是个厨子吧?” 王崇恩的心情极好,丝毫不受梁书的影响,头也不回的甩了梁书一句:“别废话了,好戏才要开始呢!” “还有什么好戏啊?杜平下了阴曹,不就让钟馗拎出去跟自己meimei成婚了吗……诶!难道这傀儡戏上还有荤段子?” 梁书这话听得王崇恩直咬牙:“我说梁退之,你这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这种话也能乱说,当心晚上回家路上见鬼!” 梁书根本不信鬼神,眼见没有荤段子瞧,便打了个哈欠:“得了吧你,这傀儡戏还不都是哄小孩子的,也就你还当真。” “你好好看看,这傀儡戏多么逼真,怎么能是哄小孩子的呢!” 梁书撇了撇嘴:“你又没去过地狱,怎么知道演的逼真了?” 王崇恩一时语塞,不得不承认梁书说的很有道理,虽然理亏,可嘴上却不肯放松,吭哧了几下之后,他忽然指着台上的木偶说道:“都说鬼走路的时候脚后跟是不沾地的,你看看,台上的傀儡可不就是这样吗!那些鬼都是欠着脚走路的,只有杜平的脚后跟是落在地上的!” 闻言,梁书的脸色忽然一变,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王崇恩,王崇恩先还在疑惑自己是不是哪句话说的不对,正要发问时,他才陡然想起太白池边的那一行脚印。 随着锣鼓点声越来越急越来越密,场中的灯火也开始明灭闪动,就在气氛诡异到顶点是,众人的眼前却豁然一亮,一个口吐火焰的狰狞恶鬼裹挟着风雷之声从天而降! 胡胜祥的唱腔陡然变得凄厉: `千里孤坟一片青,寂寞荒野不闻声。可恨jianian臣杨国松,依仗权势欺褚生。钟兄自戕饮恨去,英魂竟赴枉死城。祭罢知己疑是梦,形单影只孤零零。满眼凄惶异乡景,悲凉最是晚来风。一捧黄土千滴泪,难酬山中助我情。` 戏台上的灯光再次亮起,梁书这才看清,原来钟馗的傀儡并非是用支杆cao控,而是有人座在房梁上提线牵引控制。 随着钟馗飘然落地,厅中终于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喝彩声。 而王崇恩和梁书却早没了看戏的兴致,他们的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件事儿。 莫非……真的是郭福的鬼混牵引着冯保走近了太白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