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49 钦宗被俘残宋灭,张封受擒刘锜降 (第2/2页)
抓,我们这里,就是朝廷剩下的唯一地盘和军队了。哦,其实朝廷也没了。” 帐内众人顿时大哗,交头接耳,哀声频频。 刘锜问道:“今后何去何从,给位有何见教?” 下面众将,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但渐渐地,多数人都认识到,除了投降大华军,再没有第二条道可走,除非愿意去死。 一个副统制出列道:“都统制,我朝已经覆灭,皇帝都被抓了,大华军已经获胜。我们继续抵抗毫无意义,大家都有家小,没必要再硬顶,不如降了大华军吧!” 张封煽动张清叛变梁山兄弟,又亲自指挥火枪兵射死了史文恭,谁都可降,但张封是没法降的。于是出列道:“身为大宋武将,当忠勇节义,为大宋死战到底!” 一名将领鄙道:“登州军的叛将,有何资格说忠孝节义?” 另几个也讽刺责骂张封。 张封又道:“信报不一定准确,不如再等几天,万一皇上还在,朝廷还有人呢?” 一将道:“再等,大华军就围上来了,到时怕是连主动投降的资格都没有了。” 张封苦口婆心地劝导众将,说大华军一时还无法聚拢此地,还可以多等几日看看风向,说不定传来皇上脱困朝廷重建的好消息呢。 刘锜一拍桌案:“拿下!” 一群亲兵冲入,将张冲和他的两个部将抓住,绑起来。 张冲忙道:“都统制莫要误会,末将不是说反对投降,只是谏言再等数日啊!” 刘锜哈哈大笑:“我深知张将军智勇双全,聪明灵慧。你不过想挨过此会,回去领军逃走而已。可我等投降大华军已经晚了,急需拿你当投名状。还望张将军多多体谅!多多体谅!” 张封黯然低头,再不言语。 刘锜率军,偷袭了张封余部,并向温州城内的栾廷玉和欧鹏请降。 到中华六年腊月末,残宋全境光复,所有残宋军队或俘或降。 驱民登城的代续、促叛张清并伏杀史文恭的张封,被大华朝在汴京送上了绞架。他俩是第三批享受大华朝绞架的,第一批是金国完颜晟(金国皇帝)、完颜宗磐(完颜晟长子)、完颜宗干(阿骨打长子)、完颜宗望(阿骨打次子);第二批是西夏的李乾顺(西夏皇帝)、李遇乞(御弟,联络灵鹫宫刺杀林冲)、玄路(承天寺主持,助李乾顺潜逃)、落红(灵鹫宫主)、嘉应子(灵鹫宫杀手)。 大华朝新设广南路和福建路两路,广南路辖残宋之广南东西南路,大致是后世的广东 海南 广西大部 湖南南部;福建路辖残宋福建路和江南西路大部,大致是后世的福建 台湾 江西大部。广西小半和贵州大部划入云南路。 林冲令黄廷江(原淮西王庆县官,后投降登州军)为广南路路长;迁原浙江路路长乐和为福建路路长;任命母大虫顾大嫂为浙江路路长,小尉迟孙新为浙江路路将(路/都将为一路/都武官之首;郡/府校为一郡/府武官之首;县/市尉为一县/市武官之首。)。林冲吩咐顾大嫂和孙新,要趁着这次机会,将浙江路那些对大华朝心怀不满的绅豪连根挖起,送去移民琼州、台湾、琉球等岛屿。林冲特令栾廷玉第九军留一个师在浙江路,配合顾大嫂和孙新。 林冲令花荣第五军入川,归辖韩世忠的西部战区,要和韩世忠南北呼应,拿下河湟南部和四川西部的羌人部落地区;孙立第八军入滇,归属关胜的西南战区,要继续平叛,收复云南全境;岳飞第七军驻广南路;栾廷玉第九军驻中原。 投降的残宋军队,多被送去北境,组建建设兵团,或者补充工程旅。另外残宋高官和堆积在残宋的反大华文人儒士,及其亲属,一共有十来万人,全部被送去极北的靖康路;另有二十万来万各式受牵连的百姓,被送去日本四国岛和九州岛。如此之后,大华朝所有海外领地,除了日本本州岛外,汉人数量全部都占了多数。 大华军南征残宋进程中,在大华朝都城汴京,林冲和朝廷遇上了大华朝立朝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 欲知危机何来?可得解除?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