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先天骑兵,杀人如割草。 (第2/2页)
训练! 乾城和巽城里面,很可能真缺粮缺的严重,否则,不会让金雕运粮,我们只需要守住城池,等他们忍不住突围时,自然可以大肆围杀敌人,若是强行攻城,才是中了敌人的计谋!” 这时,一个大商将领缓缓开口道。 “干扰……” 众人心中一动。 “确实,敌人军师的能力很强,一些举动可能都有深意,咱们的行动确实被干扰到了!” “不错,咱们在这里守了四个多月,如果,敌人真有反攻的实力,为何不早反攻?也不会把乾城周围的粮食让给我们,现在,我们没有了粮草方面的后顾之忧,敌人再想反攻,更难了!”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敌人才急了?使出如此干扰之法?” “短短时间,收拢超过两百万人口,太夸张了,百越的部落分散,人人皆兵,可不是那么好收拢的,或许,这是敌人故意放出的谣言,再使用一些手段,咱们的探子探不到具体数据,也很正常。” “或许,敌人建城的信息,也是故意放出来干拢我们的!” 一个个大商将领眼眸一亮,连道。 四月初六。 大商征伐大军再次没有了动作,老老实实围城。 转眼,又过了数天。 仍是如此。 “不攻了?” 乾城内,李义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面,轻声道。 “看来,敌人的将领之中,也是有聪明人的,料定我们十分缺粮了。”赵二狗笑道。 “不再等了。” 李义摇摇头。 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已经够长了。 还是先前那个原因,敌人投入的越多,越不甘心。 这场战争再持续下去,难说敌人真有更强战力的话,什么时侯会派出来。 四月十一。 夜。 大乾派出大量金雕大规模空袭乾城外大商大军营地。 一夜过去,城外大军死伤数千,大军慌乱一夜。 一直到天明。 大乾的空袭,仍然没有结束。 “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空袭,说明敌人确实已经到穷途末路了!” 一个大商将领兴奋道。 “这般空袭,我们的将士,一夜没有睡好,若是再来一个白天,我们将士的精神堪忧……” 一个大商将领担忧道。 “让人轮换着休息,这种空袭,生死由命,若是真有火药包落到自己身边,防不住,逃不掉的……” 很快,一个命令在大商征伐大军中传开。 更加分散的驻守! 轮换着休息! 这种事情,其实在这几个月里,经常发生,大商这支征伐大军,全是精英,最普通的士兵,也是堪比中级人物的战力,大都是从下面一层层选拔上来的,各种精神也是极其坚韧。 若不是如此,这支大军早就崩了。 很快,全军开始按命令行事。 四月十二。 夜。 大乾打开城门,派出一百多个顶级人物,均是骑着神驹,在城外跑了一圈,似乎是在探查地形一般,又很快回去了。 却把城外的大商大军紧张得不行,纷纷起来做出防备。 敌人的实力很强,若是全力突围,他们必须全力防备,才能打败敌人。 结果,敌人一夜未袭。 空袭,依然在继续,零零星星的炸着敌人的神经。 这一夜。 两个百越势力的人马崩了。 不得不说,这些百越势力的战士,可能生存的环境不同,百越本就是一个战乱之地,各种战斗神经也是极强,这般几个月生活,换成大商普通州兵,也早崩了。 这些百越部落的人马,可以撑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但一天两夜的空袭,再加上大乾开城,假装偷袭,也终于让两个百越势力人马的神经撑不住了。 发生营啸。 还好,只是小范围。 大商的将领,早就防备着这一点,很快派兵平住了这场营啸。 不过,大商的将领也商量了一下,让一些实力弱的百越势力,也纷纷后撤一段距离。 营啸之所以发生,大都是对自身实力的不自信。 每日惶惶不安,自然容易发生营啸。 不过,两夜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开始,大乾的空袭仍然不断,这也是极少出现的事情,让众军士的精神,也是疲惫不已。 “坚持住,贼匪越是如此,越说明他们快坚持不住了,等他们坚持不住,便是我们胜利的时侯……” 一个大商将领沉声道。 四月十三。 夜。 敌人再次打开城门,假装突围。 自然再次引得城外大军一阵慌乱。 结果,又是假攻。 一夜过去,城外大军的精神也是疲惫得不行。 这一夜,又有两个百越势力炸营。 “抓紧时间休息……” 大商的将领不停的这般告诉自己的将士。 如果敌人谋划偷袭,一般不会选择在白天动手,所以,白天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转眼,这一个白天,又过去了。 又是一天不断的空袭。 期间,大商也想空袭反击对方,结果,他们大商的金雕队伍远远不是大乾金雕队伍的对手,根本飞不到乾城上方,便被大乾的大量金雕捕杀,哪天夜里,也是如此,只是白白送死。 四月十四。 夜。 天刚黑。 大乾城门打开,一支精锐部队从中驶出。 为首的,赫然是骑着大虎的李凌。 后方,是一百五十个顶级骑兵和三千个高级骑兵,皆是全副武装。 先天老虎驮着李凌,速度极快。 黑夜中,甚至看不到影子。 还没有马蹄声,这就十分恐怖了。 悄声无息,冲入敌人大军,李凌手持马槊,杀人如割草一般。 无论普通的中级士兵,还是高级精锐,又或者顶级人物,皆是无一合之敌。 甚至,李凌挥手间,一招可杀数人。 先天之境的大虎灵性极高,这段时间,也是每天在乾城训练,纵横之间,与李凌配合得十分默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