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7章 东湖杂记 (第1/2页)
酒店中。 众人草率吃完早餐,返回房间休息。一群人安慰着夏离,顺便谴责洪天娱乐的蛮横霸道。 周牧附和了几句,就带上行李走了。 他要去德州,参加卜今、施龙燕举行的聚会。 德州,烟霞山! 这里距离张博草堂,只有四五公里的距离。 山青水秀,环境十分优美。 一个清澈的湖泊,就坐落在山峦之间。一群人荡着小船,在平如明镜的湖中,悠然自得饮酒、喝茶、赏景。 接触久了,周牧才发现,原来文学家、文豪之类,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端着架子。事实上,可能公众的场合,他们还比较注重形象。但是在私底下,很多人比较随性。 对于吃喝玩乐的事情,比他这个年轻人,精通擅长多了。 “看准机会,就果断下手。” 卜今一边跟人下棋,一边在湖面上扔了一些饵料,让周牧拿着网兜时刻准备捞鱼。 不过湖里的鱼,似乎比较聪明。 就在旁边吊着,等小船荡过去,再过来吞食铒料。 周牧的网兜不够长,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只能唉声叹气,“卜先生,不如拿一张大网抛下去吧。” “哈哈,不急,多点耐心。” 卜今回头看了眼棋盘,顿时怒了,“混账,你居然偷子,想闷杀我一条大龙,太卑鄙了。” “胡说八道。” 他的对手,是个头发稀疏,胡须也稀疏的老头。对方吹胡子瞪眼,也跟着对骂,“老子随便赢你,用什么偷子。” “你棋艺不行,赶紧投子认负。” 老头捋着胡须,鸣鸣自得,“不然我杀你一条大龙,你的脸上也无光,成为笑话。” “呸!” 卜今不服气,“你杀呀,我照样能翻盘!” “……” 两人争辩着,有人在旁边路过,瞄了一眼,语气不屑,“两个臭棋篓子。” “有本事你来!” 卜今与对手,立刻调转了枪头,一致对外。 这些嘈杂声,没有影响到周牧。他专注看着湖水,忽然看到了淡淡的波澜,诡异地浮现。 一瞬间,他果断下网,狠狠一捞。 哗啦! 网兜中,一条肥硕的白鱼在挣扎,淡淡的鳞片,在阳光照射下,居然呈晶莹透明的色泽。 “哇!” 一群人围了过来。 “这么肥的白鱼,至少有两斤。” “快快,拿刀来。” “让开……” 一个白胡子老头,拎着雪亮亮的尖刀过来。 他拨开了棋子,就在棋盘上,垫了一块干净毛巾,然后在网兜里捞鱼,搁在了毛巾上。 厨房纸汲水,再让鲜活的白鱼,慢慢平静下来。过了片刻,锋利的尖刀,在鱼腹轻轻滑过。 鱼腹的内脏全部清除干净,过了一会白鱼似乎才知道疼痛,尾巴拍打挣扎…… 但是已经晚了。 白胡子老头,刀工十分利索。 开膛剖腹,再清洗干净,去鳞片,剔鱼骨。 不久之后,一片片晶莹似雪,薄如纸的鱼片,就摆盘装好,送去冰箱急冻。趁这间隙,有人配起了蘸料。 香葱、酱油、辣椒、芥末之类。 经过一定的比例调和,就是提鲜的佐料。 十分钟。 大家等不及了,在冰箱取出鱼片。 一个个人抄起了筷子,夹着薄薄的生鱼片,在蘸料上一抹,然后塞到了口中。那冰凉清爽的口感,配合微微辛辣的调味,刺激得大家的味蕾。 “美味!” “鲜!” 几个人摇头晃脑,浅尝则止。毕竟鱼生这类东西,偶尔尝个鱼,品个味就行了,不能多吃。 “年轻人,干得不错。” “还是小伙子眼明手快呀。” 尝鲜结束,一群人没忘记周牧的功劳,纷纷称赞。 这聚会,比想象中的轻松啊。 周牧微笑,却没放松警惕。 果不其然。 休闲片刻之后,卜今招来周牧喝茶,指着湖山景色风光道:“你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吗?” “这是著名的景区?”周牧反问。 “在德州范围,是。” 卜今笑道:“当然,放眼全国,就不算了。只不过对张博文化有研究的人,基本知道这个地方。” “呃!” 周牧眨了眨上,“你批评的对,我是没研究。” “……你这心思,太敏感了。” 卜今哭笑不得,“这叫东湖,张博当年在附近草堂隐居,著书累了就来这里游玩,放松一下心情。” “他遗留下来的文章中,有一篇东湖杂记。” 卜今随口道:“说实话,那文章应该是随手写的,没经过修饰,水平非常一般,所以流传度不高。” “嗨,你这话,我不爱听。” 旁边一个人,直接开杠了,“什么叫水平一般?实际上在我看来,东湖杂记称得上是张博遗留下来的文章中,文字最为朴实,情感最为真挚的雄文。” “那是你的一家之言。” 旁边的旁边,又有人杠上杠,“不能你觉得好,就真的好啊,还雄文……公认的雄文,应该是草堂日记……” “哪个公认了?” 又有人杠上开花,“我觉得他最好的文章,应该是日暮行云!” “不对……” 几个人吵起来了。 周牧慢慢喝茶,坐看湖波起伏。 “别管他们。” 卜今吵了几句,才想到了正事,回头与周牧继续聊天,“我说到哪里了?哦,东湖杂记……” “从杂记中,大家了解到,张博每隔三五天,就要来东湖垂钓。运气好,钓到了湖里的白鱼,就当场宰杀,食其鲜。” 卜今笑道:“我们今年的聚会,捞白鱼吃鱼生,其实就是在向张博致敬,效仿古人,这是雅事。” “嗯嗯。” 周牧点头,其实也在怀疑,这些人就是为自己的贪吃,找个光明正大的借口。 可怜的张博,为此而背锅。 “对了。” 卜今顺手一指,“在张博垂钓的地方,原来有个小亭子,不过由于年久失修,几十年前就毁坏了。后来市政经过商讨,决定在亭子的原址,重新再修个亭子。” “什么亭子,分明是修了栋楼。” 有人不屑,“十几层的建筑,还扩大了范围,根本没有当年张博亭中垂钓的风雅兴致,只不过是为圈钱而造的人工景物。” “诶,也不能这样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