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8章 赚太多,我害怕 (第1/2页)
Get >> 选择背景颜色:SelectCo选择字体大小: shoGet正文第528章赚太多,我害怕 sho show_上映第二天,登顶,票房排行第一。尽管只是微弱的优势,比多了几百万而已。 但赢了就是赢了,失败者才会找借口。 然后第三天,剧组路演,就被一大堆粉丝堵住了,万人血书求映! 这是彩蛋,经过发酵之后,产生的连锁反应。 当天头条新闻,轮翻报道。 还有就是“缸中之脑”的理论,也开始出圈了,受到了许多知名科研单位,学术教授点评。 按理来说,学术圈与娱乐圈,没有什么交集。 在上映的时候,脑域开发的假说,也没有几个正牌科学界大牛站出来发声。主要是那玩意,根本站不住脚跟,真正的科学家不屑于争辩。 可是这“缸中之脑”理论。 不仅科学家感兴趣,连哲学家也掺和了进来。 一些最喜欢蹭热度的营销号、公众号,更是直接转发文章,或者巧妙剪裁、移花接木,拼凑一些观点,当成是自己的原创内容,发布到网上,赚了一波流量。 喧闹沸腾的状况。 在第四天,就达到了高潮。 一个著名狗仔,拍到了一张照片。一个影院门口,有个老人疑似洛天幕,似乎是才看完了。 谈不上清晰,又不算含糊的照片,引爆了网络。许多人涌进了银河的官网,探问这事的真假。 出乎意料…… 在这个问题上,银河帝国上下,保持了缄默。 不承认,也不否认。 就是这样的态度更让大众惊讶。如果是假消息肯定会澄清。不否认,就是默认了啊。 当然也有人觉得其他人大惊小怪。 “洛导是大导演,自己拍电影、看电影有什么稀奇不需要作过多的解读。” “就是,洛导年纪大了还不忘记与时俱进关注市场的最新动态。相比之下,一些人功成名就了,已然忘记自己姓什么,眼睛长在头顶上……” “不要说看电影估计连新闻都不关注了生活在封闭的圈子之中,早不通民间疾苦,所以拍出来的片子,通篇自以为是,不接地气……” “太有道理了人在高位上,都不知道要低头看看脚下是什么样的情况拍的东西肯定很虚浮……” 楼歪了,不知道是带人带歪的还是自己歪的。反正这件事情,在引发了狂潮之后又迅速冷了下来。 才半天时间就沉到了谷底被别的热点事件取代。 只不过行业的震动,却在持续中。 在对比了几部电影之后,不少人有预感或许能赢。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它赢得这么干脆利落。 毕竟行业之中,不是好电影,一定卖座的。所谓的,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下,时有发生。一部业界人士普遍看好的电影,在上映的时候却遭遇到了冷遇,这不是稀奇事。 这充分说明,大众的审美情趣,从来不一致。 有偏好,非常正常。 业界人士,看的电影多了,自然喜欢一些,有内涵、有深度的东西。普通影迷呢,最讨厌的、最反感的,就是导演在电影之中,夹带了私货、说教。 这是矛盾、冲突点。 ,介于两者之间,平衡得很好。 要理论有理论,要内涵有内涵,立意可以上升到,人类命运这个宏观层次上。 这绝对是影评人的最爱,利于他们发挥写文章。 但是这些理论、内涵却并不枯燥。普通人不需要在乎它们,只要尽情去欣赏各种炸裂、爆破的大场面就可以了。 特效大片,视觉冲击力十足。 哪怕是女性观众,也可以在影片之中,欣赏到俊男美女生离死别的爱情。 影片元素丰富,总有戳中你的点。 这样的电影,票房怎么可能不爆炸? 虽然在行业之中,也有一句老话,想讨好所有的人,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所有人都不讨好。 所以拍电影,一定要目标明确,锁定一部分的人群,针对他们拍出来的电影,不需要担心票房问题。 新人导演,最忌讳的就是,妄想通吃,覆盖全年龄阶段。 这不可能办得到。 不过,似乎有这样的趋势。 不是合家欢的定位,但是青年男女,带着父母、孩子走进了电影院中,也看得津津有味。 老人欣赏其中的世界观,青年男女感受其中的视觉魅力,孩子什么也不懂,但是看到主角打坏人,也跟着拍手叫好。 一家人热热闹闹,为电影贡献了好多票房。 所以在第四天,单日票房高达3.3亿,占据了当日大盘的三分之一收入,傲视群雄。 电影气势如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