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3章 报喜不报忧 (第1/2页)
一个顶流的诞生正文卷第653章报喜不报忧余念新作《定鼎》,大爆之势明显。 业界震动,又觉得理所当然。 毕竟行业规律,大导演在巅峰期拍摄的电影,绝对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拍什么爆什么。 这种现象,长则维持十几年,短则好几年。 反正大家习惯了。没底气的,就避开他。有底气的,就安排在一个档期,硬杠。 当然,硬杠的后果,有可能像元旦档期的另外几部大片一样,彻底沦为了炮灰。 三天时间过去,《定鼎》的票房,已经破了十三亿。 另外几部影片,票房最高的无非是三亿。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赢家通吃。 不过也有人注意到了一个情况。 貌似上映三天之后,网上关于《定鼎》电影的评论,不再是一边倒的好评、赞誉。 一些差评,打低分的情况,也多了不少。 宣发组觉得,这是正常情况。 因为再好的电影,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许多大众公认的经典电影,还有人打一分呢。 众口难调,审美没有统一标准,不能强求。 只要符合多数人的品位,满足大部分人的审美观,就是一部好片子。 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对手在抹黑。 毕竟《定鼎》太强势了,压得同期的几部大片喘不过气来。 这种情况下,几部电影的投资人、娱乐公司,为了多赚点钱,拖一拖《定鼎》的后腿,合情合理。 换作是他们,也这样干。 所以宣发组内部,稍微商讨几句,也没在意这事。最多是在官方号上,呼吁净化行业环境,不要纵容水军带节奏。 这点“小事”,他们自己解决好了,没有上报。 主要是觉得,余念、胡英商等人,跑路演太累了。 一行人兵分两路,一天一个城市,几个影院。又是飞机,又是高铁,又是大巴,脚不着地。 一帮粉丝,更是十分热情。 在路演现场,经常纠缠着明星、演员,不让他们离开。 艺人又不好发脾气,还要露出笑脸,好言相劝。自媒体时代,耍大牌的骂名,没人敢背。 一场路演下来,每个人都是精疲力尽,上了车就躺下不愿意动弹了,连说话的兴趣都没有。 宣发组要做的,那是分担工作,而不是添麻烦。 所以当余念询问,电影的口碑、舆论动向的时候,他们都斩钉截铁表示,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意外。 余念点点头,抓紧时间休息。 他现在累得连饭都不想吃,更不用说拿手机刷评论。 没这个心情……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才打开了手机。不过不是查询自己的电影情况,而是查找周牧的电影票房。 1560万! 少得可怜的数字,让余念皱起眉头。 元旦那天,周牧的电影,就安排了首映。 然后当天,票房570万。第二天,票房1090万。现在是第三天,1560万。 这样的票房,放在新人导演身上,也算是正常现象。最起码,有放映下去的价值,不至于影院一日游。 但是相对周牧其他作品,这数据绝对是扑得不能再扑。 不过…… 余念也注意到了,电影的排片率,只有1~2%。最重要的是,他也发现了,这电影似乎只是点映。 排片这么少,点映数据似乎不差。 这电影的潜力,究竟怎么样? 余念琢磨着,没有答案。让他抓狂的是,网络上关于这电影的评论,非常的稀少。 甚至在一些票务软件上,根本找不到这电影的资讯。 连购票的渠道都没有,更不用说评论了。 “搞什么嘛!” 余念嘀咕,直接把手机一扔。 睡觉。 第四天。 余念等人照常路演,进入一家影院,门口位置最显眼的地方,摆着《定鼎》的宣传海报。 不少人站在海报旁边,拍照、合影。 说明电影的火热程度。 特别是看到了演员、明星出场之后,数不尽的粉丝顿时兴奋地尖叫起来,纷纷如潮涌而上。 热闹的场面,不管看多少次,都不会有人嫌弃腻味。 这也是一行人,在辛苦劳累路演的过程中,最受慰藉的温暖与感动。 在几个明星、演员,微笑着给粉丝签名的时候。 余念却找到了影院经理,打听一件事情,“《定鼎》的上座率是多少?” “不少。” 经理笑道:“白天的话,至少有20%上座率。到了晚上,保持在25%~30%之间。” 在大城市,这样的上座率,非常高了。 毕竟一个大城市,影院多则几十家,少则十几家。每家影院,五六个放映厅,几百个座位。 再火爆的电影,也不可能把每个影院填满。 爆满的情况,只出现在头几天。电影上映越久,上座率越低。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个人“包场”的情况。 问题在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