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娇娘_270 重逢(两更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0 重逢(两更合一) (第2/4页)

郎与顾娇在华清宫简单用了早膳,起身离宫。

    萧六郎将她的小药箱接过来拿在手中,小箱子明明也不重,真不知里头是怎么能拿出那么多药物的。

    二人路过金銮殿。

    马车就停在金銮殿附近,魏公公亲自送他俩回去。

    今日早朝没什么要事,很快便散了朝。

    庄太后自金銮殿出来,坐上自己的凤撵,她的凤撵由八名大内高手抬着,四周落着纱帘,外人能依稀看见一道绰约的身影,却不太真切。

    顾娇与萧六郎往东,庄太后的步撵往西,都在一条中轴线上。

    步撵转过弯往后宫而去的一霎,也不知是不是感应到了什么,庄太后突然抬了抬手,她身侧跪着的女官忙道:“停轿。”

    步撵停下。

    女官问道:“太后,您怎么了?”

    庄太后微微顿了顿,朝步撵后方看去,却还没看上一眼,前面传来了庄月兮的声音:“姑婆!”

    庄太后被这声姑婆叫得微微一怔,她停止了回头的动作,让人挑开帘子。

    她看向庄月兮。

    庄月兮今日穿的是一身素净的窄袖青衣长裙,这也是时下京城流行的样式,她很纳闷,明明京城一直都以广袖华丽的裙衫为美的。

    越是大户人家的千金,越是把袖子做得宽大隆重,只有穷人家的姑娘才穿窄袖,毕竟要方便干活。

    上次她见太后很喜欢时兴的朱砂妆,寻思了一下太后会不会也喜欢时兴的裙衫,结果是她赌对了。

    太后很喜欢。

    庄太后的眼神都温和了,对她道:“上来。”

    庄月兮大喜过望。

    她这是能坐上太后的凤撵了?

    太后的凤撵可是连公主都没坐过的。

    庄月兮受宠若惊地坐了上去!

    凤撵的地上铺着柔软的绒毯,据说是用上等的雪狐毛所制,仿佛踩在云朵上一般,真有种至高无上的荣耀感。

    这可比马车和轿子气派太多,庄月兮坐在庄太后身边,从这个高度看过去,感觉皇宫的景致都不一样了。

    庄梦蝶还在呼呼大睡,完美错过了乘坐凤撵的机会。

    抵达仁寿宫后,庄太后让人将库房打开,把里头的好东西一一搬了出来,她静心挑选了几样送给庄月兮,有东海夜明珠、西沙紫烟壶、东晋玄铁匕首、前朝太苍古剑、昔日战王盔甲……

    前面两样还算说得过去,后面怎么就感觉有点不对劲?

    什么匕首古剑盔甲的,是送姑娘家的东西吗?

    她这样的才女,其实更喜欢名迹字画啊。

    不过,既然是太后送她的,她依旧十分开心就是了。

    庄太后一直一直送,连玉珠子与金貔貅甚至做木工的刀具都拿出来了,庄月兮一头雾水。

    这些都像是给孩子玩的东西……

    “会不会太多了?”她定了定神,问。

    庄太后就道:“给娇娇的,不多。”

    话音一落,庄太后自己都怔住了,“哀家刚刚说了什么?”

    庄月兮愣了愣,说道:“没什么,您说给我的,不多。”太后也真是的,怎么连她名字也叫错?她是有乳名,叫月月。

    -

    顾娇回到医馆的院子,萧六郎立刻给她换药。

    她趴在柔软的床铺上,萧六郎轻轻地掀起她的衣衫,这次倒真没带任何旖念,因为她实在伤得太重了,给皇帝抢救扯到了伤口,好几处结痂的地方都裂开了,血水渗透了纱布,干涸后与纱布黏在了一块儿。

    萧六郎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对她道:“可能有点疼,你忍一下。”

    床铺上的人没有动静。

    萧六郎俯身一瞧,就见她已经睡着了,她的眼眸微闭,纤长的睫羽在颊上落下一片疏影,鼻尖微微冒着汗水,应是睡梦中也在隐忍疼痛。

    原来不是不疼,是不在乎这点疼。

    是因为从前有过更疼的时候吗?

    萧六郎蹙了蹙眉,为她换药的动作更轻了些。

    ……

    碧水胡同,一家人坐在一块儿吃饭,饭桌上没了顾娇,没了萧六郎,更没了总是询问他们今天都做了什么的姑婆。

    饭菜都不香香了。

    ……

    五月初十,朝考的成绩出来了,杜若寒榜上有名,排行第七,冯林与林成业分别排行八十与七十九,总录取人数八十人。

    参与朝考的进士中,共有七十二名二甲进士,其余全是三甲同进士。

    冯林与林成业都是三甲同进士,他俩要在朝考中击败众多同僚是十分不易的。

    因此虽是吊车尾,冯林还是激动得哭了。

    他见过太多考着考着就掉队的人,大家一起从家乡出发,却每考一次都能掉队几个,乃至于根本没人能走到最后,又或是只能孤孤单单地走到最后。

    难得他们几个全留在了京城,这实在是上天的眷顾!

    从今天起,他们便都是朝廷的庶吉士了!

    庶吉士并不是正规意义上的官,硬要给安个名头那就是朝廷的预备官,他们将在翰林院的朝馆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三年后散馆,成绩优异者将成为真正的翰林。

    那时的考试就不是两百进八十了这么高的机会了,历届散馆都只录取三人,其余的根据成绩以及平日里的表现派去地方上做官或教学。

    虽说考试很残酷,但好在还有三年的时间。

    萧六郎对这个结果并不算太意外,冯林与林成业都是勤奋刻苦之人,又得了老祭酒不少指点,本朝第一大儒亲自他俩,他俩要再考不上都说不过去了。

    五月十一日,萧六郎去翰林院报道,同来报道的还有榜眼安郡王以及探花宁致远。

    按照昭国的律法与传统,历届新科状元都是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主要职责是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而榜眼与探花则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主要负责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

    他们是新来的修撰与编修,这些重要大事暂时轮不到他们几个新手去做,他们目前的主要职责依旧是学习,除了继续研读原有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